《灵魂之浅述(原帖无法更新,个人修行经历分享)》
第37节

作者: 江南桃之夭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12-29 18:53:28
  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要生活,就会需要吃喝拉撒睡等等俗世的事情;就不得不为了填饱肚子而勤劳努力。但是对于财富追求过度了,就会导致身心疲惫、压力山大;有得必有失!这如同事件的阴阳两面,我们需要掌握好这个平衡、度;阴为负面情绪、不好的事情、烦恼等等,阳为正面情绪、乐观心态、大度、豁达等等!
  而如果拥有一个豁达、乐观、智慧心态,世间种种不顺、烦恼、俗事等等都是菩提;菩提不是额外生出来的,而是有了智慧能够看到、享受事务阳性(即正能量)的一面,就把烦恼转化为了菩提。这就如同我们手心向上看到掌心,手心向下看到手背;而掌心好比菩提,烦恼好比手背,我们只需要把手反过来就可以,而如何把手反过来就是需要智慧的问题!《道德经》: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又说“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我们往往只关注财富,却忽视了健康、寿命、平安、家庭和睦、运气好、顺利等等用钱都买不到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够豁达、乐观、智慧看待和处理问题、烦恼、困难、磨难,就会发现其实换来的都是财富买不到的那些康健、寿命、平安等等福报!所以说“厚德载物”!
  任何事都在阴阳两面,即有正面和负面;而我们是看到正面还是负面的,这就需要智慧看待!这个智慧则需要我们每天不断去反省自我从心里思维、言行举止有没有不妥当、不善、不道德等等,从而改正;戒定慧慢慢增加,智慧慢慢增加。智如日、慧如月,我们本来都有,只是被贪嗔痴等如同乌云遮盖了;菩提我们本来都有,只是我们只看负面的、阴性面,所以成了烦恼;佛性人人皆有,只是因为沉迷烦恼,智慧不显露或者显露太少,所以我们世事轮回在这世间。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就是我们本来都有的佛性!我们要做的,就是慢慢找回智慧、自我、佛性!佛者觉也,觉者佛也;一念觉一念佛,念念觉念念佛!
  日期:2020-01-27 16:35:15
  今天刚看到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我还没练习就先分享出来?因为我19年夏天有了强烈去学习太极的想法(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有了想法我就去做而已。)我交了不菲金钱、送了近两千块钱的茶叶和茶具等礼物,找了一个离我最近的太极馆;其号称某天王弟子、且为某式太极协会指定授权教授。结果,其从没有一节课认真教学,且用各种各样的啼笑皆非的借口和理由在上课期间闲聊、无端生事(比如不准我用“逆腹式呼吸法”、不准我打嗝等)、教错动作导致我经脉拉伤(其还幸灾乐祸哈哈大笑);导致我浪费大把时间和精力,最后还是自己网络看视频自学太极拳来的快、学到真东西!但是这个经历我得到两样东西:一是我知道了原来我的呼吸法是“逆腹式呼吸法”(因其多次故意不准我用,我自己在相关文章里找到理论知识才明白:原来我打坐自然会用的呼吸法,居然是太极拳练习者说的练习了一段时间“腹式呼吸法”让横膈肌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练习的“逆腹式呼吸法”。呼吸方式很简单,有兴趣的可以去收索到;关键是要做到需要一定程度的练习才可以);二是交钱、送礼、恭敬反受辱、得不到被教课,获得不少福报;这求都求不来的魔头,硬生生给我送了好大的福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太极说的“逆腹式呼吸法”,和以下这个宝瓶气的呼吸类似;所以我立刻分享出来。
  南怀瑾先生《如何修证佛法》之“宝瓶气修法”:
  密宗深密修气法之一为宝瓶气,配合瑜珈亦可称为茶壶气或瓶气,修气到达呼吸停止,仍有微气出入;密宗称为宝瓶气;身中气充满的人,大肚一定消,坐姿自然正直,不端正不如法处会自然改正。此宝瓶,道教名为风炉或练丹炉。
  修法:
  一、两腿金刚坐,两手结金刚亥母手印,手心向下,于胯部挺身双臂,肩胛自然高,呈山字形。收下颌,缩小腹。
  二、以鼻孔自然吸气,不用手指按鼻孔,以细,慢,长的原则吸气令满。然后闭气,待无法忍耐时始将气呼出,视闭气时间长短而分三瓶成就。
  1,下瓶成就:闭气时间长达三十六次,以右手拍右腿,左腿,前额,及弹指一下为一次。
  2,中瓶成就:闭气时间长达七十二次。
  3,上瓶成就:闭气时间长达一百零八次。

  要领:
  左鼻通方作宝瓶气,若右鼻通,左鼻不通,则不可做宝瓶气。
  修宝瓶气为的是强制打通脉轮。道家叫做闭气功夫,很多宗派都极重视此项功夫,屏气就时,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感冒时做宝瓶气其应如效。
  详细要领:
  上坐以后,先修风,手结亥母手印(密宗称谓),也就是京戏的兰花手。炼气时肩膀要端起来,让手臂伸直,手放在胯骨上(手过长、过短例外),手臂一伸直,肩膀自然端起,里面的五脏也自然都张开了,气就贯通,所以,非用这个姿势不可。
  下一步,鼻子吸气时,小腹自然向内缩,气吸满了,不能吸了,就吐气。吸时细、长、慢。放出时粗、短、急。往复这样做,到了气满时,自己会不想做了,此时就不大起妄念了,然后由气转成息,心境自然宁静下来,感觉到鼻子细微的呼吸,意念与息不要分开,吸入知道吸入,呼出知道呼出,吸入暖知道暖,吸入冷知道冷,意念与气息始终相合,不能离开,如果有一念没有感觉到息时,就是已经在打妄念了。

  慢慢慢慢如此练习,真到了一念之间,心息真的合一了,密宗的修法叫心风合一,“心风合一者,即得神通自在”,至于祛病延年,返老还童,更是不在话下。觉得心息相依时,慢慢地,到了后来,好像呼吸停止了,念头也空了,纵然有一点游丝杂念,也不相干。此法最容易得定,最容易证果,除此以外,没有第二条路,做有为功夫的话,就是有这样严重。
  人将死时,三脉会告诉你何时死亡,若能七昼夜不食,封气脉,可逃小死,其效远在太极拳之上。
  宝瓶气自身本具,以指按鼻而气不外溢为上。午前指子时至已时,用左鼻孔呼吸,午后指午时至亥时,用右鼻孔呼吸。
  对宝瓶气练习有注意,打通三脉后修宝瓶气,其效尤奇,与精神意志合而为一,宇宙五色光自然进入脉轮。密宗之三脉四轮与道家之奇经八脉相当,至初、二禅境界,左右两脉发动,方能觉受。宝瓶气加观想,五色光充满毛孔,时自感热能向外伸展,圆光如循。
  日期:2020-01-27 19:20:52
  所以我说灵魂自带往世修行的累计能量,每个人今世投胎时候就注定了这一世的各种各样的经历!
  有人说,你命好,不要带娃娃,没有家庭拖累;这一方面是往世修行累计的福德资粮决定的,一方面这世要能够有足够的内心承担世俗的各种羞辱、诽谤等与众不同的压力。
  有人说身体康健、长寿、智商高是基因不同,而这依然是因为灵魂所带的正能量比较多而已!
  福德资粮决定今世修行者的路可以走多远,没有福德资粮的人努力累积福德资粮;所有人都在路上,只是前行的步伐大小、长短不一,但是如果不去努力当然就后世还是没有福德资粮来修行!

  习武之人要有德,做生意要有德…做人做事都要有德;厚德载物!天道如此!
  日期:2020-01-29 08:03:0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