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长安》
第23节

作者: DJ童工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温连忙说道:“他们没对公子动用过什么刑具吧我听说他们在这一方面,很让人发指。”
  “还好,我和南唐那边的读书人们交流还好,他们在南唐官员那边都有些说话的权利。”王少跃说道,他和南唐文坛的新晋之秀们的关系都还不错,那次被抓进去后,有很多人都帮他说了话,他那次没有在那座天牢狱活着出来了,并没有死在里面。

  只不过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起过这些事,他昨日去靖天司十殿狱里去参观,是为了真的去看看里面的东西和那座天狱有什么差别,因为他听说天狱里的狱头说,天狱里的东西都是从大临靖天司那边得到的。
  他进去后发现,里面其实还是有很大差距的,靖天司这边的刑具还是很符合人伦的,南唐那边的就有一点不是正常人所能接受的了。
  刘温说道:“那还好。听说他们那边对待牢狱里的人都不是很好。”
  “倒也还好,我其实没怎么在里面待几天。”王少跃嘴上这么说,心里却还是想起了当年在靖天司的那些日子,那是一段让人无法忘记的“欢乐时光”。

  “那就好,我听那些从南唐逃回来的士兵和奴隶说过南唐人对大临人都很厌恶,甚至于南境十六国人中只有南唐对大临很是仇视。”
  王少跃终于知道沈均为什么给自己安排刘温作为自己的仆人,这位刘温应该是钱俊身边的人,听说过很多事情,对于现在的他,很有帮助。
  王少跃觉得老师很有远见。
  王少跃和刘温谈了许久,在刘王氏将午膳端上来之前,他们都在谈论一些事情,王少跃从中了解到很多和大临朝堂有关的事,这些事是沈均知道,却未必有时间说的。
  王少跃其实没什么胃口,只是每日的习惯使然,在老师面前他可能不会刻意的去在乎这种事。
  但是私底下的他,会非常在意这种事,即使在南唐与朋友一同出游时也会这样。
  他知道老师是他唯一熟识的长辈了,他父亲在他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死走了,母亲在他出生后的没几年也随着父亲一起去了。

  后来先生也在蔷薇花最好的日子里离开,其实他还是有很多长辈在这世上的,只不过最熟悉的就只有沈均一人了。
  吃完饭后的王少跃走出门外,他在屋中坐得有些乏了,便走出屋门,可是院子中的景色并不是很好,觉得无聊的少年,只想着去外外面看一下雪景,南唐不像大临,南唐绝大部分的国土都处在天玄岭的南边,所以就算是冬季,也和大临的暮春差不多温暖,有时天气过冷的话,可能也会下两场小雪,但终究不似大临这般,会有大雪弥漫的光景。
  大临几乎每个地方都会在冬天下雪,但是哪怕是大临的北疆和东北,也没有长安城的这般风景,因为忙着赶路,再加上有老师一直陪在身旁,少年并没有刻意地去欣赏过外面的雪景,今日闲来无事,看起这雪来,倒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少年就倚在自家的门柱上看着不时走过的行人神色匆匆,看着长安城沉浸在一番大雪之后的风景。
  少年依稀记得当年还没去南唐时的事,是和一个以前很好的朋友,那年也是一场大雪,还是孩子的少年和朋友在一场大雪后在一起玩耍。
  王少跃和她在王少跃老师的府邸里,两个人在玩累了之后,进行了一番少年每次看雪时都会想起的话。
  “少跃哥哥,这雪好好看啊。”
  王少跃点了点头,说:“确实。据老师所说,长安的雪是北方诸地最大的。”
  “好像当年那场镇岳之战就是大雪时打的,不知道……”
  女孩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有些不妥,不再去说,可是在王少跃听来,就有些不一样了,在母亲和先生走后还强装着自己平静的少年,头一次眼中泛起泪光。
  因为有的话,还没说完就已经伤人了。

  因为伤人的人一开始可能没在意,但被伤的却已是字字诛心。
  就像一池平静的潭水,被人洒上了水,那人未发现,可谭面却被那水激起了涟漪。
  等到那人发现时,水波不见了,可谭面之下却是另一番光景。
  那人再想安慰,便会再激起涟漪,于是便不再理会,两人知道就好,不点破,不说破,就如此时大雪满长安,不管什么雪后的泥泞不堪,只是注意此时的雪色。
  王少跃不觉得女孩有什么错,他知道她也是无心之过,可每次想起,总还是觉得心间环绕着一丝苦楚。
  王少跃知道,那是年少时的强装坚强,和大一点之后的苦闷。
  少年回想起老师告诉他的他自己的字,心神更有些混乱。
  王少跃本来不叫王少跃,他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只是后来阿娘开始叫他少跃后,老师和先生别开始叫他少跃,而别人就还叫他这个名字。
  少年不在乎自己的名字,他知道母亲所要求他做的,只是当他听到母亲在走之前和老师说过自己的字时,少年还是有些难受。

  也不是难受自己要承受这么多自己不该承受的,只是想到母亲早就知道连自己的冠礼都没法参加,就只感觉内心空空荡荡的。
  本来还有些喜悦的少年,却因为这些遐想心情有些糟糕起来,脸上也染上了些阴霾。
  少年没了看雪的性质,便回到自己屋中,打开包裹,翻找一些书籍。
  少年找到了一本前代人所做的《韩子书》,其中有一段这样写到。

  子焕问之:“何以安之?”
  韩子对曰:“静,静则安之若素,心湖无恙,如云见月,云月相见,而他人不见月。他人不见,则无人乱吾心安也。夫先圣人言,心所安处,即是吾乡。”(化用苏子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少年在下面写道:“静则心如止水。不见繁杂。”
  然后又写道:“若有闲愁几许,似江南梅子黄时雨,又似有一川烟草伴随满城风絮。则何以去此烦愁如是无物。”
  少年依旧很惆怅,除了心情平复一点外,和看书之前无恙。
  吃晚膳时,由于少年所说,他便一个人在厢房吃完后草草回到屋中,又看起书来。
  少年苦翻书,也不知是为了答解心中疑惑,还是为了排解心中的闲愁。
  明明是在意的事,为什么说是闲愁?因为有的事要埋在心里,每日去想就是凭添忧愁罢了。
  人可以伤心,但不可以每日都在伤心,也不可只表现在其他人面前伤心,世上所谓感同身受,都只是空谈之语罢了。
  第二日,少年起得很早,他点了灯,坐在桌前,开始苦想,却发现没有了那所谓闲愁,少年叹了口气,找到昨日那句话,接着写道:“少年闲愁,是昨日雪。昨日虽重,今日思来,只余雪痕,却难见雪。”
  又写道:“所谓伤心,可在心里,不可长相忆。”
  少年长舒一口气,推开房门,轻轻一跃,便跃到房顶上,看着西边的月色,和厢房亮起的火光。

  王少跃望向远处城墙上的火把,想着去那边看看,可想了想这里是长安,还是收下了这个念头,趁着没人注意到,从房顶缓缓落下,落地无声。
  他决定去刘王氏那边去看看,他推开屋门,看见刘温和刘王氏正在做早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