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两晋南北朝——三百年的洒脱与偏执,恬淡与血腥》
第18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里盘踞着已经三世的公孙渊。曹操讨伐袁尚的时候,公孙渊的爸爸公孙康杀了袁尚,中原得局势也不容曹操再去讨伐公孙康,所以,一直容忍公孙康这个辽东的独立王国的存在。公孙康死后,公孙康的两个儿子公孙晃、公孙渊都还小,就由弟弟公孙恭继位辽东太守,公孙恭为了向曹操表明忠心,把哥哥的大儿子公孙晃送到洛阳做了人质。

  公孙渊一直认为辽东太守的位置应该属于他家,既然自己的哥哥暂时不在,那理应由自己继承。
  而自己的叔叔是趁自己和哥哥年龄小,才把辽东太守的位置抢去的。
  公孙渊一直暗中联络自己父亲时的亲信大臣,蓄养死士,经过精心准备,终于在魏明帝太和二年发动政变,把叔叔公孙恭囚禁,自己当上了辽东的主人,明帝也只好顺水推舟,拜他为辽东太守。
  要说公孙渊应该满足了吧。
  人苦于不知足。

  这公孙渊一面对曹魏称臣,一面却和东吴联系,想在两者之间跳芭蕾,他以为自己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魏吴都离不开他似的。
  公孙渊的做法无疑是在玩火。
  曹睿老早就想拍打拍打这个梦中人。太和六年的时候,派田豫打了一回,但是田豫不仅没有拍打住人家,反而叫人家拍打了一回;以田豫护乌丸校尉的身份,也就是东北军区最高司令都没有打胜,这使公孙渊更加有恃无恐了,以为曹魏也害怕自己和吴国好,于是,就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向孙权称臣去了。
  他忘记了一句话:要想你灭亡,先让你疯狂。
  孙权得到公孙渊称臣的消息大喜过望——咱哥们从来都是对人家魏国称臣,当儿子,即使是称了大帝,总感觉名不正言不顺的,一没有人家魏国地广兵强;二没有人家蜀国腰板硬,不管八杆子打着打不着,怎么说刘备也是一个的皇叔啊。今儿竟然从天上掉下来个公孙儿子。

  这不是天大的喜事吗?
  当即派太常张弥等带兵1万渡海封公孙渊为燕王。
  谁知道,这个公孙渊的脑袋比计算机转得都快,等吴国送来了大批的金银珠宝以后,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立马出现在公孙渊的脑海里。
  自己如果真的接受了吴国的封号,那就意味着和曹魏真正是翻脸了。
  他开始进行十分简单的四则运算:

  从洛阳出兵到辽东,等辽东知道消息,即使是第一时间报告给东吴,单从空间距离上看,东吴的大兵来到辽东的时间也是魏军行走时间的两倍,这还不说季风和潮汐等大海中难以捉摸的因素。
  地理位置决定了只能认曹魏一个娘,至于东吴嘛,干娘也不能认啊!
  此时的公孙渊头脑突然清醒了起来。
  也许现在还有挽回的机会。
  公孙渊把孙权派来的1万士兵分散安置在辽东的各个地方,然后在同一时间开始了大屠杀。

  然后把吴国派来的张弥等人头送到了洛阳,免不了说了很多忠心耿耿的话。
  谁用小莫脚趾头都能明白一个道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你不主动向孙权示好,人家是宝贝多了,非要送你?
  但是,那时候曹睿腾不开手,只好封他为大司马,乐浪公,好好地安抚安抚他,叫他别总在北边捣乱。
  而公孙渊的这一手却没把孙权给气死。孙权从小到大,阅人无数,竟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渣。
  气归气,吴国与辽东远隔大海,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公孙渊的这一场表演,虽然得到了孙权的无数珍宝,但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一个真理:

  他公孙渊不是个东西。
  人无信不立。
  当所有的人都不再信任你的时候,
  当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和你玩的时候,
  那么你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曹睿一直没有把这个喜欢玩点小动作的乐浪公忘掉。
  如今已经到了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距离青龙元年(233年)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已经又过去了4年,公孙渊更加骄横跋扈,口出狂言。
  曹睿早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消灭这个土皇帝了。
  但,问题是,派谁呢?

日期:2009-11-05 12:24:52

  21、收拾公孙渊(1)
  曹睿首先想到的一个人。
  那人是自己平原王时候的手下,他的父亲曾经是武威太守,在黄初年间平定叛胡的战斗中,名声仅次于金城太守苏则。
  这个人就是——毋丘俭。
  他把毋丘俭从荆州刺史调任为幽州刺史,加渡辽将军,持节,护乌丸校尉。成为帝国东北地区的党政军一把手。

  毋丘俭绝对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他给魏明帝上书:
  陛下,你继位以来,没有建立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功业,(说的真直接呀!)如今吴蜀两地都依靠着险阻,仓促之间还不能很快地平定。还是用我镇守的这无用之地,来克平辽东吧。(口气好大,不过再过几年,他真的显了威风,几乎灭了一个国家)
  如今,曹睿的决心也已经确定下来。
  因为,他早就听说,孙权也正在积极地联络高丽,企图从高丽进攻公孙渊。
  “兼弱攻晦,”善之善者。

  毋丘俭的战略企图正好符合曹睿的打算。
  光禄大夫卫臻劝谏说:公孙渊在辽东已经有三代了,对内做军事准备很多年,对外又招募乌丸、鲜卑,毋丘俭企图利用幽州本地的部队就想攻下公孙渊,我想是不可能的。并且,吴国这些年经常骚扰我们的边境,我们也没有对他进行讨伐,主要原因还是老百姓很疲劳。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要打公孙渊,就必须派遣中央的精兵,否则,很难取胜;但是如果要劳师远征,老百姓又要受罪了。
  但是,魏明帝主意已定。
  当然最好是毋丘俭就能把公孙渊给办了。虽然知道很难,但是,试试也无妨嘛。

  毋丘俭在进攻公孙渊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具体就是,以帝国的名义招降处于辽东的乌丸、鲜卑人,使他们脱离公孙渊,斩断公孙渊的外援。
  在毋丘俭的招诱下,辽西的乌丸、鲜卑5000余人投降了曹魏帝国。
  在这种情况下,毋丘俭率领本部人马加上乌丸鲜卑,屯驻在辽东南界,双方在辽隧(辽宁海城西)遭遇。
  当时下了大雨,辽河暴涨,双方经过大战,魏军不利,毋丘俭统领的魏军返回了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
  在打败了毋丘俭以后,公孙渊更加狂妄。也使得公孙渊对于形势产生了盲目的乐观。
  他当即自立为燕王,分封百官,并且到处封官许愿,拉拢鲜卑乌丸,给这个一个单于的名号,给那个一个都督的官职,忙的不亦乐乎。

  也许,公孙渊战败毋丘俭以后,卑辞厚礼地向曹睿道歉,仍旧谦恭地归顺曹魏,那么,曹魏也许会继续对这个远在辽东地土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可是,公孙渊的做法,把双方都弄得下不来台。
  再不打你,曹魏帝国的脸还往哪搁?
  只能硬着头皮也要打你了。
  以后各个地方军阀都闹起独立来,哪还了得?
  说你公孙渊政治上不成熟,还真没看走眼。

  就那么在乎那个虚名吗?
  即便你就不叫那个燕王,你还不是辽东的土皇帝?
  你就叫这个燕王了,土地不多一分,人们不多一户,军士不多一名,和以前不还是一样的吗?
  看我曹睿下一步怎么收拾你!
  曹睿就是用牙咬,也咬把你公孙渊这颗钉子给拔下来!


日期:2009-11-05 22:41:18

  22、收拾公孙渊(2)
  这次,再也没有人劝阻皇帝不要进攻公孙渊了。
  景初二年正月(公元238年),曹睿就把司马懿从西北军区招回洛阳,曹睿打算用4万精兵长途跋涉,企图彻底平定公孙渊。当时有关部门就向皇帝指出这么远距离的征讨,花费太大了。
  曹睿回答:4000里的征伐,一方面要临阵用计,另一方面还是要有雄厚的物资做保障,不惜一切代价!
  皇帝不惜一切代价,这仗就好打了。
  下面是曹睿和司马懿之间的对话。

  曹睿说:太尉,你说公孙渊会怎么和你对垒?
  司马懿说:如果他提前弃城逃跑,逃的无影无踪,那对于他而言是上计;如果他到辽东据守,抗拒大军,那是中计;如果坐守襄平(今辽宁辽阳),那肯定要被活捉。
  曹睿说:那他会怎么办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