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风云战沙场》
第13节

作者: 暗夜三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谢谢母亲,赵爷爷刚才跟随母亲送李伯伯,该知道李伯伯住什么地方吧?”
  王禅说话总是明知故问,自然是目的明显。
  虽然自己知道,可还是要让王彩霞告诉于他。同时也答应可以直接去回复李悝。
  王彩霞也知道王禅向来如此,此时已恢复常态,恢复自信,不像刚才那般摸不着头脑。
  当然不会再把考验放在心上,或许他已有主意,所以等不得三日,就想去找李相国,想提前证明他的能力。
  王彩霞脸色一变,变成严厉起来,可她心里还是并不反对。
  “李相国自然住在官驿,刚才赵伯跟我已经去过。

  你若觉得完成考验,赵伯自然可以就会带你前往。
  不过我可告诉于你,李相国身居高位,你一个六岁稚子,可得识些礼数。
  若不然母亲自然会教管于你,到时你可别喊疼。”
  王彩霞说完,也不理王禅,但话却撂了下来,让王禅未有把握之时,不要轻举妄动。
  王禅六岁,也只是孩童,最怕的当然是父母的家法。
  王禅没有父亲,可王彩霞教育王禅从来也不顾忌。
  该打的时候,从来也不会手软。
  最多是打完之后,自个儿躲在屋里流些泪水,正是慈母的一贯做法。
  此时王禅一听,知道王彩霞的话并非恐吓,若是冒失去找李相国,那还真会吃鞭子。
  吓得伸了伸舌头,目送王彩霞离开,这才敢出门。

  夏日的北方,除了炎热好像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出了后院,一路之上,王禅到是听话。
  一个人走着,并不说话,一双眼睛在街上四处盯着,寻找着夏日之意的答案。
  “赵爷爷,你能不能给我说说夏天的事情,你说夏天除了热外,还有什么好玩的事儿?”

  赵伯,原来赵府的管家。
  赵家败落后,一直为赵家看守着宅院。
  所以王彩霞回归,他依然充当管家的角色,任劳任怨,十分忠诚。
  而且他对王彩霞所为,也十分佩服,所以对王禅也是十分照顾,并不因为王禅姓王而未姓赵有所区别对待。
  王彩霞是十分开通之人,虽然赵伯名为家奴,却并不与家奴对待,所以称之为“伯”。

  而王禅也顺应称之为爷,这在这个时代是少有的改变,在虎踞镇也是坐未有的礼数。
  “小公子,夏日之意,当不一而论。
  若说这天,一年如此,总是蓝的。
  若说这地,经春日之百花开放,大地换了新装。

  若说这树木草叶,那自然要比其它季节要绿,枝繁叶茂。
  若说这节气之变,夏日也是雨水之季,夏雷阵阵,说变就变。
  若说这四季之换,春种、夏劳、秋收、冬藏,此时夏日当是百姓劳作辛苦之季。
  这些东西都是夏日有别于其它季的事,老奴也不知道所谓夏之意这何意。”
  赵伯说完,王禅微微一笑。
  看来赵伯虽然名为下人,但年岁已高,人生的经验丰富,走过的桥比王禅走过的路还长。

  王禅听了也是心有所感,胜读万卷书。
  ”谢谢赵爷爷,禅儿知道了。“
  王禅说完,就朝着面奔去。
  此时响午,正是日上三杆之时。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行走的都是一些农家妇女。

  家里的男人此时都该还在田中劳作。
  但街边茶坊,酒楼却是十分热闹,也是纳凉的好地方。
  坐了许多人,也有一些江湖术士,也有说书人。
  王禅仔细听着路人的话,想从中得到些启示。
  “刘婶,你说这田里的稻谷刚种下月余,这天呀总是不下雨,会不会晒死了。”

  “你说你呀,天不下雨,你还能求吗。
  这种田人就是靠天吃饭的。
  夏天就是这般景像,热几天就会有雨的,可别杞人忧天。”
  “你说的也是,只怕我家那口子热得慌。

  等会买些杨梅回去,渚点酸梅子汤给他喝。
  这一家老小就只盼着他呢,可不能出什么事。”
  “你不说,我还真忘了,我也买点给那口子。”
  两个农村妇人各提一个篮子,上面盖着布,想来是来镇上卖东西的,同时也买些需要的物品回去。

  农村妇人,到是十分关心自己依然还在田里劳作的丈夫,也生怕丈夫有事,一家就会没了着落。
  她们从王禅身边走过,声音不大,显然来镇里也是小心翼翼的,可王禅却也听得实在。
  不错,这天下不下雨,老百姓说了不算,一年时节,总是些规律,这热得燥了,自然就会下雨。
  而此时的庄稼也都是长的时候,若是没有了水,旱久了就会**,不仅交不上租,而且还有可能一家老小饿肚子。
  两人话虽然粗燥,可却也有道理,正是天地无情,人有情。
  王禅听了只是心中有感,却对夏之意,并无多大启示,反而有些失望。
  那边茶馆里却正在说书,围了许多人,王禅也是好奇,就挤了过去。
  说书人此时说的是大周开朝之事,那时文武之治,可也创建了百年盛世。
  不仅制周礼,约束老百姓的日常,订纲常,分层级,让整个社会也井然有条。
  不过如此一来,反而限制了下层人物,很多人一辈子都读不了书,也入不了士。

  至于易理,也算是一大传承,以至于大周朝文风大盛,百家齐放,也算是让诸如李悝之类,有了拜将封候的机会。
  大周开国至今,民生改进,老百姓也算是享受着太平盛世的好日子。
  若说大周开国英雄,那自然少不了太公姜尚,此人也是传奇之人,与此时的王禅正好相反,一个少年天才,一个却是老得得志。
  姜太公历朝都被说书人神化,不过太公六十岁得周王重用,一展所长,也是美谈,史书有记,千真万确。
  可说书人却并非说得姜太公如何辅佐周王建立大周王朝,而是说得太公出山之后的一些八卦之事。

  “话说姜尚出山,已五十有九,快一甲子之寿,却依然未娶。
  回到家中,老母挂念,千般撮合,终于娶了一个同样未嫁之女。
  此女泼辣成性,却也相夫助业,把娘家的家财给太公做生意。
  可太公呢虽然学富五车,却是不通世情
  。夏日炎炎之时,别人在卖扇子,而他却在卖棉袄。

  天晴之时别人在卖西瓜,他却在卖伞,下雨之时他又在卖西瓜。
  所以生意是做一行亏一行,正所谓姜太公做买卖只亏不赚。
  别人说他愚,他却还说,你们不知夏日炎,热时需备冬时需,冷时需备夏时雨,做生意应该有备无患。
  只是聪明如姜太公,也不懂人情。
  人若蝼蚁,偷生一季是一季,谁能算得准还能活过下一季呢?
  他的这些有备无患,也只能骗骗自己。
  所以如姜太公之能,千算万算,却也难算人心哪!”
  王禅站在说书人旁边,听完后若有所思,竟然鼓起掌来了。
  “说得好,说得好,说得好!”
  王禅连说三个“说得好”。
  第一个是夸说书人。
  第二个是夸姜太公。
  第三个自然是夸最后说书人所讲的道理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