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江湖实录》
第27节

作者: 夜色迷
收藏本书TXT下载
  伴君如伴虎,君王之心难以揣度,稍不留神,触了帝王怒,就得人头落地。但如果功臣武将获得丹书铁券,就相当于是可以保命的护身符。
  但其实,历史中曾经拥有过丹书铁券的功臣也有不少被处死的。所以,铁书铁券仅仅只笼络群臣的一种欺骗手段而已。
  我浑身一震,道“唐叔,你是说那个东西就是丹书铁券?”
  “只是铁券,没丹书。古代帝王为了防止丹书铁券假冒,所以分成两份,丹书放在皇宫内府,铁券则是在受赏赐的人手中。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两者合二为一,以此验证真假。”
  “至于我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借天子法解决诈尸,有两个原因。”
  “其一,二十三人除了最后一个,全是被砍了头。你们也看到了,诈的尸体身上穿着将军甲胄,生前官位应该不低,能砍他们头的,将满门处死的人,除了皇帝还能有谁?”
  “其二,探这个墓之前我就收集到少量的线索,而且还早就排除是宋代的墓,反而坚信是明代的墓。在借天子法时,你们也听到了,他自称蓝庆,而我提的人是蓝玉,果然他们两人是一族。历史上有一个真实的人物,明朝的蓝玉,你们听过蓝玉案吗?”
  现在这就是属于我的知识领域。
  要我一一道来,我说个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但我的风头马上被江小楼给抢了,道“我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天下大定,江山巩固,这个时候为了消灭他认为对朝廷有威胁的人,然后就赶尽杀绝展开了屠杀。有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以及蓝玉案。仅是蓝玉案就陆续被杀了一万多人。再加上其它三案,总共杀了十几万!”

  唐鹤德笑道“不错,你还是有一点知识水平,值得夸奖。朱元璋生性多疑,为了巩固他的大明江山,残酷执法,开国功臣几乎都被他杀光了。而他曾经给开国功臣赐过丹书铁券,但真当朱元璋动了杀心的时候,丹书铁券也没有用。据我查到的信息资料,这个蓝玉原本是不会被杀的。”
  江小楼欲言又止,但马上就摇头,一脸的茫然。
  “我知道!”
  终于有我展露风头的时候了。
  “是因为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朱元璋从朱标小时候就开始精心培养,目的就是将来让他继承帝位,而在这个期间,朱标和大将军蓝玉关系非常亲近。本来朱元璋是留蓝玉将来辅佐朱标的,可惜朱标死得太早了,而蓝玉兵权在握,居功自傲,在朝廷中地位很高,以他的实力,根本不是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能够抗衡的。”

  “所以,朱元璋就以蓝玉勾结叛党,意图颠覆朝纲,谋反的罪名,灭了蓝玉的九族,瓦解了他的势力。”
  “如果朱标不死,顺利登基,继承帝位,有他当蓝玉的靠山,蓝玉根本就不可能会
  被灭九族。”
  唐鹤德点着头,道“没错。君要臣死,不得不死,高高在上,坐镇天下,总有办法或者理由把想要杀的人给弄死。蓝庆显然是携带家眷逃到了崇州,但可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便他手里有一块铁券,依然还是被杀了。我已经看过了,我们摸到的这块铁券是冯胜的,再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事前探了一个墓,手上已经有一块铁券了。”
  江小楼道“难怪你看到棺材里有一块铁券,当时非常的激动。不过,唐叔,铁券只是以前免死凭证,最主要的是还不管用,你非要摸这个东西干什么?”
  “这还猜不到吗,大明宝藏!”
  此话一出,我和江小楼为之一震。
  野史看多了吧。

  电视剧看多了吧。
  这么荒诞无稽的事,竟然会出自唐鹤德的口中。
  即便这个世上真的有大明宝藏,那也应该是当作陪葬品被长埋在了帝陵中,然而,明朝的帝陵早就已经众所周知,总共二十六座,分布全国各地,但这些皇陵是国家之物,竟然打皇陵的主意,一旦被抓,搞不好就要直接挨枪子。
  我一脸震惊的看着唐鹤德,道“唐叔,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你看我的样子像是开玩笑吗?”唐鹤德一脸正色,道“你不要胡思乱想,众所周知的皇陵,你认为我们有这个胆子或者有机会敢去探吗。我说的大明宝藏和明十三陵有关系。你们知不知道,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谁?”
  提到探墓盗皇陵,历史上记载过的倒是出现过不少次,特别是近代有一次最轰动。
  东陵大盗案。
  大军阀孙殿英挖清东陵,想用清东陵里的陪葬品充当军晌,招兵买马,隐上瞒下,出动数万人,七天七夜最终得手,运出近百箱财宝。

  孙殿英得手后,他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还是逍遥快的活着。
  “知道,是明成祖,朱棣。”
  看向唐鹤德,我继续说道“原本朱元璋是想将帝位传给朱标,结果朱标死得太早了,后来传位给朱允炆,就是建文帝。可惜,建文帝只在位了四五年,帝位就被他的叔叔朱棣给窍取了,改国号为永乐,迁国都到北京。而建文帝历史上说是病死的,但又有野史说他根本没死,是带着亲信逃走了。”
  唐鹤德道“没错,就是朱棣。建文帝的事,有奇也有说,但现在我们说的是明十三陵,而这明十三陵第一个开建的人就是朱棣。但是天位再高,皇天有命,数百年下来,明十三陵,反而变成了明十四陵。”

  江小楼看向我,道“笙哥,历史书上是这么写的吗?”
  这个知识领域我从来没有接触过。
  摇了摇头。
  唐鹤德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道“简单的说,朱棣窃取了他侄子的皇位王权后,就开始动工修长陵,前后总共花了十几年,但其实同时还秘密修了一个皇陵。但这是个空陵,没有葬皇帝,但里面就是朱棣继承了两任皇帝以及他在位的时候攒下的大明宝藏。历史朝代更替,国命,终有定数,而大明宝藏就是为了将来稳固江山的备用资金。”

  江小楼深吸了一口冷气,脸色显得异常激动,道“那么,现在这么一算,从朱棣开始到大明终结,还真的就变成了十四陵了啊。”
  唐鹤德道“这就是定数。古代讲究帝术,帝运,国运,而龙象征的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称为九五之尊。九加五是十四,即便最终是巧合,但也合了九五之数。”
  我问道“唐叔,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
  “这你就别管了,总之,我有八成的把握确定这个陵真的存在。至于具体藏在什么地方,暂时信息有限不得而知。所以,我现在很热衷探明朝的墓,不管是王,是公,是侯,是文官,还是武将,只要是明朝的墓,说不一定就能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他说完,声称累了,然后把话题一撂,就跑去找地方休息了。
  他这一走,气氛并没有因此冷掉。
  特别是江小楼,双眼泛着绿光,惊喜道“笙哥,果然我们去崇州是冥冥中注定的,更是我们转大运的机会。你也听到了,大明宝藏啊,是宝藏啊。要是真的能把这个陵给找出来,我的妈呀,里面的东西我们十辈子都花不完,想想就激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