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刑满释放人员的盗墓往事》
第1节

作者: 宫水原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是发生在我身上,真实的经历。
  回首往事,倍感唏嘘,感慨良久,不能自己。
  在和朋友们闲谈之际,朋友们都在建议,“为什么不把你的经历写出来,让大家都了解了解呢?”
  “有人会对我的故事感兴趣吗?会有人看吗?如果大家都不喜欢看,也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听到朋友们的建议,我的脑海中,涌现出的第一想法,竟然是害怕没有人看,从而导致的尴尬。
  “这可真不像你啊,怎么一点自信都没有呢?你的故事如果写出来,肯定是洛阳纸贵,非常畅销啊”,朋友们都笑嘻嘻的,对着我开着玩笑说道。
  “不用前怕狼后怕虎的,试问你的经历,有多少人遭遇过!你将这些遭遇,完完整整的写出来,就可以了。”其中的一个朋友,微笑着很中肯的对着我说道。
  “你先试着写一写吧,我们觉得你的故事,应该会有人看的。”朋友们对于我的故事,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带着疑问,我想了很久。最终我还是听从了朋友们的建议,写下了下面的这段文字。
  我想要借助贵平台,将我这些年的经历,写成一部小说,只是完整的将这些年盗墓以来,我所遭遇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经历叙述出来,以供读者朋友们,在茶余饭饱之后,聊作消遣之读物,以博一笑,同时也是为了劝告众人,以我为戒不要以身试法,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动笔之前,我仔细阅读过一些相关题材的小说着作,主要的感觉就是,小说的故事和现实中盗墓,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像我曾经盗掘过的近百个墓陵中,没有遇见过僵尸或者粽子,这些传说中存在的不明生物,但同样遇到过非常非常多的离奇经历,在此我愿意把我的经历写下来,讲给你们听。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我叫立京,在家中排行老二,今年45岁,因为犯盗掘古墓葬罪,在狱中服刑了12年,接受改造,重新做人,现在已经刑满释放。
  我出生在北方的一个城市,但我从小生活的地方,属于北方这座城市中,一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小山村,这里是一片纯山区。因为是山区,所以山很多,林子很茂密,绿植非常多。
  在这片群山之中,一旦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放眼过去,百花争艳,燕语莺啼 ,到了夏天,更是郁郁葱葱,绿树成荫,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样的地形地貌,在葬经上讲,属于非常好的风水宝地。
  历代的王侯将相,都喜欢选择,在这个上风上水的地方,建立陵墓,而这些王侯将相的地宫阴宅,就在我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附近,距离非常非常近。
  而我,进入盗墓这个行业,完全是一种偶然。走入犯罪的道路,不是我的初衷。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想,我是不会选择当初这条路的。
  据我家的家谱记载,我的家族从古代明朝永乐年间开始,就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我的列祖列宗,祖祖辈辈,都是良善之辈,没有违法乱纪的人,都是奉公守法的良民。

  到了近代,我的爷爷,还是一名抗日军人,在那个兵荒马乱国破家亡的年代,毅然决然的参加了,为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年的时候,相关部门还专门颁发给我爷爷一枚纪念勋章。
  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地道的农民,在家乡种田谋生。
  在我出生那年,十年浩劫刚刚结束,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遇到中考分流,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 ,一批14岁左右的孩子就这样走向了社会。
  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那时候的孩子基本都是在这个年龄段,就匆忙的进入了社会。
  从小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我不是很感兴趣。但对于古典文学,我非常的喜欢。
  家里有一本很旧很旧的易经,一大屋古玩,瓷器鉴定的书籍,其余像梅花易数,风水学,地理学等书籍,也有很多,我非常喜欢看这类书籍,经常一看就是一天 。
  小时候总觉得易经,梅花易数等晦涩难懂,不好理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也慢慢体会到这些书籍,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朴素且深刻。
  那时候的我,除了看看书,就是去古董园捡漏,学以致用嘛。也是在古董园,我遇见了一个,改变了我一生的人。

  在我国古玩界,有一句很有名的话,“逃不开的潘家园,绕不过的琉璃厂”,这里说的潘家园,早先叫潘家窑,但由于在旧社会胡同里的Ji院,一般称之为窑子,听之不雅。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潘家窑附近,政府修了一条路——潘家园路,所以潘家窑就改成潘家园了。
  早先在我的记忆里,潘家园商户也不是在固定的一个位置,最初在绿松百货的南边,后来在梦之桥附近空地上。那时候很多货都是土里出的真货。不像现在,上周我还去了一趟潘家园,实话说现在95%的物件都是仿品,做旧的新造工艺品。
  我当时去的摊位在梦之桥,摊主是一个东北人,主要经营青铜器,石佛,战国鼎,提梁卣,铜带勾,明清铁钟,铁炉等。
  我在一个方形青铜器面前停住了,这尊青铜器表面呈锈绿色,高约20到30公分,直径约20公分,表面有花纹,很像书中提到的罍壶。
  老板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他说:“小兄弟,这是周秦时期的青铜方罍,上手一个???”老板明显带着疑问的口气,一脸疑惑的对着我说道。
  ”老板,这青铜器多少钱?”
  还没等我开口,我身边一个捡漏者,开口问了价。

  听这个口音,像是港台同胞。
  ”六十万。。。”
  老板一点不客气,开口就是60万。要知道,这可是在1993年,60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唷,价格还蛮高的,我仔细看看,值不值这个价唷。”

  港台同胞小心翼翼的将这尊青铜器拿了起来,然后从衣服内兜里面掏出来一个放大镜,近距离的不错眼珠儿的上下打量了起来。
  我见状也慢慢的挪向了港台同胞的身旁,凑近了也近距离的细致的看了起来。
  因为青铜器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所以历来作为重器被收藏家们所收藏,而且罍又是青铜器中的重中之重,世所罕见,所以价格一般都非常的高。
  曾经我国在1922年出土了一个皿天全方罍,但由于历史原因,罍身流失在海外,盖子现在保存在某南方城市的省博物馆。这个文物也在学术界达成了共识,是学术界公认的方罍之王。
  在2001年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中,美国的一家公司以924.6万美元的天价,成交了一件皿天全方罍。
  近距离的观察之后我发现这个摊位的皿天全方罍肩部有点溜肩,完全没有立体感,整体的皮壳很统一,人为酸腐蚀的痕迹有些过重。
  还有出脊的扉棱,某省博那件是一体筑成的,而这一件明显是后期加工合成的。而且出脊的根部位置一般会有些微细小的范痕,但是这件器物没有任何范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