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间谍》
第2节

作者: 青岛小肖
收藏本书TXT下载
  几个在场的警分局的头目跑到他面前低头哈腰的迎接。
  那个矮胖的看守队长,也立在人群的最后面立正敬礼。
  费局长大步向出事点走去,路过的时候,顺手给了看守队长一个狠狠的“翻饼子”嘴巴,把他打得陀螺般就地转了一圈,差点儿摔倒。
  兴许是给打晕了,等他站稳后,依旧仰头撅屁股的立正敬礼,殊不知早已跟局长大人背道而驰啦。
  望着看押室大开着的门和旁边倒着的那具脖颈中镖的尸体。费局长抬起右手蹭了蹭鼻子,然后,侧眼瞥了一眼那站成排、大气不敢出的看守队。他们有的还没来及打好绑腿、有的没顾得穿袜子、有的记错了纽扣……

  “发现以后,去追了没有?”他气呼呼地问。
  “报告局长大人,去追了。可、可没追上,他们可能躲、躲起来了。”看守队长终于找回了方向,哆哆嗦嗦地回答。
  身边的随从轻轻说:“局长,现在便衣队和巡逻队正在搜捕,还通知守军封锁了沧口哨卡。根据您的意思,林副局长也已通知了警备司令部,由他们紧急联动海军和水陆军运处封锁了码头和海口。”
  “宪兵队那边呢?”
  “宪兵队全部出动了,已封锁了大小港码头附近的所有道路。局长”

  “向警备司令部请求实行全市戒严。出动市区所有警力,主要道路全部设卡检查。给我挨家挨户的查户口搜查,就算挖地三尺也要给我搜出来!”
  “是!全市戒严,挨家挨户地搜!”有个挟文件包的随从打了立正,跑到一辆三轮摩托上,摩托车向后倒了倒,迅速摆正车头开走了……
  费局长一歪头,看见了穿着米色风衣的高探长:“高探长,你这里有什么发现?”
  “费局长,是这样的,从脚印上分析大约有七、八个人,估计其中有轻功高手从树上越墙下来,打开了后门的锁。从击昏看守的手法上看,击打的部位准、力量狠,是有经验的老手所为。”高探长扶了扶金丝边眼镜回答。
  接着,他用戴着白手套的手托着一支精制锋利的飞镖,展示给费局长观看。随从赶快把手电筒的光移了过来。

  “这飞镖的前端涂有‘见血封喉’,只要击中见血了,几秒钟这毒药就能挥发,令人全身抽搐,继而毙命。用镖人的手法极准,打中的部位正好是脖颈处的静脉血管,不偏不倚。”
  “他们有没有枪?”
  “肯定有。有个兄弟脑袋上的伤口就像是手枪托子砸的。”
  “一枪未发就把人给救出去了,真他娘的干得漂亮!看来这个几个劫狱的很不简单呀!”
  “是什么人干的现在不能完全确定。被打晕的那两个兄弟意识还没完全清醒。等他们清醒了我再详细询问一下。”
  费超若有所思地点着头:“高探长,你要抓紧时间调查,尽快搞出点线索、写个报告。再过两天,就是‘黄海表’会议了。(黄海表是国民党岛城市党政军警联席办事处代号)。到时候,有人问起来,我也好有个交待。”
  “是!属下马上展开全面调查,尽快将结果报告局长大人!”高探长的眼镜片子反射着手电筒的光线……
  费局长实在不愿意在这个令人沮丧的地方多呆,扬手说道:“回警局。”

  在属下的簇拥下,他钻回了黑色的大轿车里……
  车队回到了湖北路29号的国民党岛城丨警丨察局总部。
  这是一座德国乡村教堂式的建筑,花岗石砌基,砖木刚混合结构,东南角有座六层钟表塔楼,塔楼四角镶砌红砖角饰,上面覆盖着尖盔状红瓦塔顶,像戴了一顶头盔。显示着浓重的中世纪西欧城市建筑的格调。
  这里原是德占时期的丨警丨察公署。抗战结束后,成为了岛城丨警丨察局总部。
  由于除了1914—1922年间为日本宪兵队总部之外,其余时期一直是丨警丨察局的办公地,所以,湖北路29号总给人一种森严神秘的感觉。

  轿车进了设有警卫的大门,沿着警署楼群中间的通道,径直开到了主楼前,停下。
  下车后,林副局长从楼门口迎过来,陪着费超踏上了门口的台阶。
  费局长问道:“保密局那边有什么动静?”
  “您刚走,他们就打来电话问过,好像知道了。”林副局长回答。
  “知道啦?他们的耳朵可真长,有点儿动静就知道了。看来,我这丨警丨察局里还真有不少跟保密局有一腿的。”

  “这个……保密局好像不光在我们这里有眼线,几乎哪儿都有!”
  “别的地方我管不着,在老子眼皮底下捣鼓,就不行!过一阵子,你负责查查跟保密局关系密切的人。” 费超搔着油亮的脑门,一脸愁容地说。:“唉!如果搜不出劫狱的这伙儿人,‘黄海表’会议上,保密局那边肯定揪着不放。”
  林副局长安慰道:“那样的话,还是老规矩,我去开会。”
  “算了吧!出了这么大的事儿,秦市长那里肯定要党政军警的负责人去开会。我得提前想好词儿,到时候可不能被保密局给一步将死。”
  两人并排走在长长的走廊上,几个随从跟在几步远的身后。沉重的大皮鞋砸在木地板上的声音,在亮着壁灯的走廊里杂乱的回荡着。
  走进局长室,费超摘下白手套,摔在了桌子上。

  他一屁股坐到沙发上,揉着“太阳穴”思考着……
  这个被救走的犯人是在山东大学学生“闹事”期间,被盯上和秘密抓捕的。当时,他曾要求把他关押在金口路3号军统监狱,可保密局不同意,非要秘密审讯和单独看押,选了这么一破地,还让丨警丨察局出看守队。看意思,以后要把这里当作专门秘密关押山大闹事学生的地方了。
  说实话,对此事,自己也的确是没有重视起来。因为军统那边只是讲,是个“同情闹事学生”的教授,所以,他只是派了十个老弱病残的巡警组成这么个临时的看守队。
  他心里很清楚,山大的那帮学生是没这个本事的,显然,地下党干的可能性大。其实,他不愿意相信那个犯人真是个地下党,因为如此一来,保密局的宋主任更会揪住这一点向他发难的。
  费超实际上也是军统出身。
  戴笠死后,郑介民、毛人凤、唐纵进行了一番明争暗斗,最终还是毛人凤继位了。军统内部也分成了三派。后期,唐纵掌握了丨警丨察署,把自己原在军统的亲信们安插到了各大城市的丨警丨察局里。他就是其中之一。

  毛人凤也曾想把自己的亲信安排一些进警界,可被唐纵给暗中给“卡”住了。为此事两人闹得很不好。
  保密局岛城办事处的宋主任是戴笠去年来青岛联系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之前任命的,因为他的英文好。这也足见他与戴笠的关系……
  由于派系之因,也导致了费超与宋主任之间相互堤防、相互排斥的微妙心态。
  后来得知毛人凤并不喜欢宋。费超推算宋主任干不了多久了,毛人凤早晚要用自己的亲信替换掉他。所以,平时对保密局的吆二喝三,根本就不理。当然,那个阴不拉叽的宋主任别看面上很平静,心里自然是气得要命呢……
  岛城的大街小巷和居民院里,丨警丨察和便衣特务们开着手电筒到处砸门
  “开门快开门!查户口!”
  …… ……
  “快点!再啰嗦就踹门啦!”

  …… ……
  人们从睡梦中被纷纷惊醒……
  日期:2010-03-08 19:49:14
  三、
  由于海洋的影响,岛城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征。空气湿润,雾天频繁。

  这又是一个雾濛濛的清晨。
  海雾笼罩着小港码头附近的街道,这里俗称后海沿。夹在两条大路中间的潮阳路上,是一片片二层楼的院落。
  院落里密密麻麻居住着附近工厂、大车行和码头里的工人们。每家的屋子几乎都是小小一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