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间谍》
第6节

作者: 青岛小肖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低身从随身带着的黑提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我是真挂念这孩子啊,真想见见她……这是我送给她的一块怀表,你瞅机会捎给她。就说,我这穷叔叔也没什么金贵东西送她,万一我……就算给她留个纪念吧。”
  “好的,老李。一定转送到。”谭政委接过小盒子,眼圈禁不住有些湿润。他紧紧拥抱了一下老李:“你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呀!我们说好了要一起迎解放的。”

  老李深深点了点,转身走了几步,上了马车。赶车的小伙子将手中长长的马鞭“啪”的一甩,马车启动了……
  在天津做情报工作期间,老李曾多次从敌人的跟踪和侦查中虎口脱险。有一次,他开玩笑的对谭政委说,跟老天爷早说好了的,在看到解放的那一天之前,不收我!
  而谭政委知道,由于岛城地下斗争的残酷环境,他在市内始终处于危险四伏的境地。心底暗暗的替老李捏了一把汗……
  马车伴随着悦耳的马铃声,渐渐走远了。
  谭政委依然站在村口,向老李频频挥手……

  日期:2010-03-09 00:05:48
  六、
  从胶东解放区回来后,老李立即给岛城山大医院的副院长打了电话,说那件寻亲之事,有消息了……
  晴天的时候,岛城的上空总是湛蓝湛蓝的。
  零零散散的几朵白云如同盛开白牡丹花,悠然的点缀在无垠的苍穹上。

  阳光暧昧的斜洒在繁华的中山路上……
  这条路是市内主要商业街,店铺林立,行人络绎不绝。
  对于什么叫“摩登”,岛城流行着这么一段话“身穿‘谦祥益’,脚蹬‘盛锡福’,手戴‘亨得利’,看戏上‘中和’,吃饭‘春和楼’,买药‘宏仁堂’”话里提到的“老字号”商铺都在这条街上。
  宽畅的马路上,一辆辆黄包车拉着丝绸锦缎的阔太太们、礼帽长袍的老爷们,穿梭奔行。时不时,有大小不一的黑色轿车从马路中央鸣笛驶过……
  岛上最负盛名的“春和楼”酒楼旁边便是中山路与天津路的交叉路口。有两个戴着大沿帽、穿着黑制服的国民党丨警丨察拎着白黑条纹的警棍,驱赶着一群衣衫褴褛、捧着破碗的小乞丐……
  一位戴着圆墨镜的年轻人,正顺着天津路匆匆走来。
  此人看上去二十多岁,一米八的个头儿,身材标致,疏剪整齐的三七分头,脸额棱角分明。一身笔挺的浅色暗纹西装,脚上是一双铮亮的大头黑皮鞋,显得分外的俊朗和潇洒。

  走到路口,往右拐便是岛城的老字号亨利钟表眼镜店。这是座欧洲风格的洋楼,门头上是弓形的石雕图文,门头招牌下方的花岗岩板上,镶嵌着一尊老式的德式圆钟,门框两边是棱形的雕花石柱,玻璃店门大敞着。
  那年轻人在门口停下脚步,仰头望了望门楼上那排弓形的石雕字号,抬腿迈上小台阶,跨进店门。
  这个店的店堂中央是个半圆形玻璃中心柜,里边摆放着各式钟表样品。它以经营高档品种为特色,基本是进口怀表和手表,有精工舍、欧米伽、浪琴、劳力士、罗马等名牌表。还有各种眼镜架、眼镜片,向以验光准确、磨制精良、矫配舒适而闻名。
  靠墙的一组摆满挂钟的柜台后面,踮踮地跑出一个灰长袍的小学徒,微微哈着腰、笑吟吟地相迎:“呦,这位先生您来了!您是想看看钟表还是眼镜?咱亨利的钟表眼镜可全是名牌,杂牌及劣货概不出售。”
  “我想配副眼镜。”年轻人伸出手做出一个眼镜的形状,微笑着回答。

  小学徒侧身往里一让:“先生,那您往里面走,上二楼去制镜老师傅那里先验验光。”
  年轻人点点头,快步走到店堂里侧,踏上窄窄的木楼梯上了楼。
  二楼左面的一间小屋是验光间,再往里走是眼镜柜台和修表部。
  走进验光间里,一位瘦瘦高高,面色有些苍白的老师傅从门口处的椅子上站起身,笑脸相迎。
  年轻人摘下礼帽和墨镜亲切的低声问候:“老李叔,您老好嘛?”
  这位制镜老师傅正是老李。

  “方参谋?”老李看清来人后,有些颇感意外。
  “老李叔,你还是直接叫我名字吧。” 年轻人笑着说。
  “好、好。来,剑春,快请坐。我出了趟差,去进了批镜片料,昨天一回来就给你表姑父打了电话……对了,不是说好下午来吗?”老李让他坐到验光椅上。探出头朝门外的楼梯口瞅了瞅,随手放下半短的门帘。
  刚刚坐下,这位名叫方剑春的小伙子就急切地问:“我心里急呀,老李叔。你真的帮我打听到我哥哥下落啦?”
  老李没回答,伸手从墙角的小桌底下拿出自己的黑皮包,从里面抽出一本书,翻开后,仔细的取出一张照片递了过去。
  方剑春拿过照片一看,先是一惊,因为照片上是一名威武的解放军。他抬头看了看老李。

  “你仔细瞧瞧是不是你哥哥方剑秋?”老李压低声音说。
  方剑春借着验光间里的灯光转动着角度又详细地观瞧了几眼,鼻翼不由得微动了几下,泪珠差点儿涌出了眼眶。照片上,那宽宽的额头、俊朗的眉目,无不透出那酷似父亲的容态,还有唇下的那粒痣……这正是方剑春在十几年前走失的哥哥啊!
  他闭了一会儿眼,努力控制住自己悲喜交加的心情,又轻声地问:“老李叔,我哥哥在那边还好吗?”
  “你哥哥自从离开岛城就改名叫郭严庭,他现在是那边的一个团长。”
  “那边的团长也是上校军衔吧?他成家了吗?有孩子了吗?”方剑春很想知道哥哥的一切。

  父母病世后,才十岁的哥哥带着他,从杭州来岛城投奔家乡的亲人,可是,在岛城只找到了在医院工作的表姑。一直没有孩子的表姑收留了他们,因当时表姑两口子还只是一家私人医院里的普通大夫,家里的生活也不算太富裕。为了不给表姑家增添太多的麻烦,他让弟弟留下,自己却不辞而别,只留了个字条说是要去外省闯荡。自此渺无音讯。

  “那边的团长是什么军衔,我也不知道。反正那边的军官级别跟这边国军的不太一样,一句二句话的也说不清楚。”老李说着又从包里拿出了一封信:“你哥哥还写了封信,你想知道的事情,信里估计会有。”
  方剑春连忙接过信……
  信快读完的时候,方剑春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从俊朗的面颊上流落下来。
  老李摇摇头,叹了口气,说:“你哥哥原是国民党陆军的一个团长。他曾率团与日寇激战数昼夜,歼敌两千多人。抗日胜利后,他目睹那些国民党接收官员,贪污腐化,掠夺民财,深为反感。因而开罪了那些接收官和军统特务,反诬陷你哥哥利用职权大发横财。对此,南京方面偏听偏信,下令将你哥撤职查办,关进军事监狱。幸亏同僚好友们多方奔走鸣冤,才得以释放。不想那伙人怕他东山再起,就派了一名军统特务追到天津,开枪暗杀……算你哥哥命大,只是被打断了左臂。命保住了,左臂却截肢了……”

  方剑春双手颤抖起来。
  哥哥的信上已写明了这一切。他知道哥哥少小离家闯荡,肯定受了不少苦。可没想到哥哥竟遭受了这么大的冤屈和打击。
  信的最后,哥哥的那几句话震撼着他的心头……
  “……兄遭暗算后,幸得一地下党人李昌兴搭救才得以保命……吾弟,目睹国民党上层官员纸醉金迷、贪污腐化,兄早已心灰意冷,绝望至深。惟跳出泥坑,投奔解放军,建立新中国,方能兴我中华……望吾弟多为劳苦大众做事,多为中国之解放事业尽力……
  看完信后,方剑春掏出手绢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见他情绪稳定了,老李接着说:“最后,你哥哥联系劝说旧部,在西北的一次战役中起义,投奔了解放军……”
  方剑春垂首无语。良晌,才用力地点了点头……
  此时,木楼梯“咚咚咚”的响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