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来自无知——揭秘神出鬼没的世界》
第15节

作者: 无语独上鬼楼
收藏本书TXT下载
  黄延秋事件第一次
  1977年7月27日(农历6月12日),村东住的青年农民黄延秋盖了新房,领了结婚证,正准备拜堂成亲前的日子,但他却在那天晚上失踪了,人们四处寻找渺无音讯。当时黄延秋只有21岁,原是曲周县老营村人,18岁初中毕业后过继到肥乡县北高村的姨家,为人老实憨厚,他的失踪使众多村民为之不安,他母亲和未婚妻更是深为忧虑。

  十多天后,距北高村一公里的辛寨村,派人将一封过时的加急电报送给了北高村委会。据送电报的人说,黄延秋失踪后的第二天一早,辛寨村就接到了这份加急电报,但因本村查无此人,一直在辛寨村滞留了十多天,后来怀疑是寻找北高村的失踪者,所以将电报送过来。
  电文如下:“辛寨黄延秋在上海蒙自路遣送站收留,望认领。”电报拍发时间是1977年7月28日。看着这份急电,人们心里迷惑不解,上海遣送站发报的时间,竟是在他失踪后仅10多小时,为何将电报误发到附近的辛寨?这里离上海市1140公里,乘直快列车也要22小时到达,而且还必须到45公里外的邯郸市才能搭火车。
  晚上不通汽车,他走时也未骑自行车,仅步行到邯郸就需八九个小时,县、市、省城均无飞机场,坐飞机绝不可能,难道是他自己一夜间飞到了上海?再说,他去上海干什么呢?不管怎样,先把黄延秋领回来再说,谜团待来日解决。副支书黄宗善身为村干部,又是黄延秋的亲戚,对此事更是关注。他出于慎重,复电到上海遣送站,说黄延秋左臂有块痣,望查明。三天后,对方来电确认是他。

  日期:2018-11-18 10:53:00
  接上:
  村委会帮助筹借了200元(其中在信用社贷款100元),委派黄延秋的堂哥黄延明、邻近曲周县赵庄村的钱永兴以及钱的邻居吕秀香一块赴沪领人。黄延明当时30多岁,复员军人,当兵时因公去过上海,是全村唯一见过大世面的人。钱永兴的邻居吕秀香,其哥哥吕庆堂在上海浦东某高炮部队工作,这样以防万一找不到遣送站,可让部队同志协助查寻。

  三人步行两个多小时来到了肥乡县城,又坐了两小时汽车来到了邯郸市,然后又乘坐22小时火车来到了上海市。他们首先到了部队,以家属探亲为由,找到了部队干部吕庆堂(高炮师后勤部部长),说明了来意,望协助解决。吕庆堂和部队其他官兵听说了这件事,也感到很新奇,第二天上午派后勤部副部长卢俊喜带黄延明、钱永兴,一块乘部队小车来到了遣送站,到那一看,黄延秋果然在那里!

  经遣送站证实,黄延秋于7月 28日(农历六月十三)一早被遣送站收留,是两个“交通警”将他送到了那里,说他是河北省肥乡县辛寨村人,所以电报就误发到了辛寨村。经出示介绍信,黄延明、钱永兴将黄延秋领出,一起回到部队。翌日,钱永兴等人陪同黄延秋一起乘火车回家。回到家乡后,乡亲们询问他出走的原因和经过,黄延秋惶惑地说出了他神秘的奇遇:
  7月27日晚上,天气闷热,晚间10点左右,我在这间刚盖好还未安门的新房里睡下,不多时又被喧闹的声音惊醒。睁开双眼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只见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自己躺在一个繁华大城市街头!身边还有一个小包裹,包着自己的衣物,平时这些衣物放在母亲的房中,那时母亲已关门睡下了,也不知道是谁给我整理的包裹?巡视四周,许多招牌上都写着“南京市某某商店”、 “南京市某某旅馆”等。

  定了定神,我感到不是幻觉,不是做梦。询问路过的人,说是南京市中心,南京距家乡两千多里,我怎么来到了这里?我怎么回家,这下怎么办?惊恐之中,我流下了眼泪。这时,走来两个交通丨警丨察模样的人,对我略加盘问后,给了我一张火车票,说南京至上海的火车就要开车了,让我立刻坐车到上海,那里有遣送站,能和家乡取得联系。他们要我先走,声称随后他们也去,一切由他们安排,叫我到上海下车后到车站派出所找他们。

  午夜时分,我乘上了开往上海的普快列车,毕竟是第一次远离家乡,随着列车启动,心里来越不安,将头探出车窗外,还能远远望见站台上为我送行的两个交通丨警丨察。经过4个小时的奔驰,列车驶进了上海火车站(北站),我随着乘客走出站台,找到车站派出所,没想到两个“交通警”已在派出所门口等着我,不知他们乘坐了什么,居然比火车还快!

  此刻天已破晓,两人带着我穿街过巷乘汽车,来到一个南北街道路西的遣送站里,他们给接待同志交待后离去,接待同志也没有多加盘问我什么,便将我暂时收留。十几天来我一直在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我27日晚九点多睡下,到在南京醒来也就两个小时,我是怎么到那儿的?
  听了黄延秋的讲述,众人面面相觑,心里感到十分纳闷,用一副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他……。后来,县里、公社还来了人调查黄延秋,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公社的治安员来时,还拿走了不知谁放到黄延秋包袱中的黄铁盒。
  日期:2018-11-18 10:55:25
  接上:
  黄延秋事件第二次
  在人们的猜测中,黄延秋心神不安地度过了一个多月,期间未有别的异象发生,惊恐的小村庄才逐渐平静下来。9月8日(农历七月二十五日)晚上,村委会在黄延秋家南院召开“大搞生产”群众会,黄宗善等几位村干部都在场。大会开到一半,队长让黄延秋等青年人早点睡,明天一早往地里送粪(一种农家肥),以实际行动响应大会号召。
  晚10点多,劳累一天的黄延秋在床上睡着了,他心里还惦记着明早送粪的事,可半夜醒来一看,却又躺在一千一百多公里以外的上海火车站(北站)广场!此刻,站前广场上已是人影稀疏,惊恐诧异的黄延秋环视四周,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士。他正惊魂未定,突然狂风四起,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雨夜中沦落外乡,这该如何是好?黄延秋不由得哭了起来。
  忽然,他想起了上次协助自己的解放军老乡,虽仅一面之交,毕竟是这茫茫大城市中唯一的熟人了。他只知道到部队距火车站约40公里,具体怎么走,向哪个方向走,是不知道的。这时有两人走向他,自称是部队的人,说受首长委托在此专门等候,并要带他去部队。既是这样,那就跟人家走吧,过黄浦江时他们给了他4分钱让他买票,又换乘了几路公共汽车,来到郊外部队营房驻地,此时已经天亮了。

  部队营房门口,有战士持枪站岗,警惕地注视着四周。但这三人进去时,站岗的竟然毫无反应,对他们好像视而不见。营区内,一队战士正在操练,看似无暇理会这三个不速之客。拐了两道弯,进了师部一个办公室,“咦,你怎么又来了?怎么进来的?”在场的几位军官都感到惊讶。“啊,是他俩送我来的。”黄延秋欲回头介绍时,那两人却突然不见了,四处查找均无踪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