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你可能会负债……更糟的是跳楼》
第19节

作者: 普通妹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果然精彩。

  柳青长舒了一口气。
  接着,是要把作品拿走的问题。女音乐编辑配了两个版本,任由他们取舍。妹妹觉得两个都要下来吧。可是习惯了用信用卡付帐的柳青没有带多少现金。公司账户剩下的几万元又取不出来。柳青问柳言言:“为什么公司帐户的钱取不出来?”柳言言说:“是这么规定的,五万元以下只能公司之间转帐,不能再取现金了。”
  柳青是把眼睛瞪得再圆,当时也没招儿了,于是决定只要一个版本,把这2000元音乐编辑费付了。2000元,柳青都差点付不出。整个样片做下来花了近40万人民币。
  决定只要一个版本时,小李和柳青闹了点儿不愉快。小李想要有歌词的版本,柳青想要没歌词的版本。柳言言的意思其实是两个都很不错,要哪个都可以。柳青考虑了一下,没歌词的版本更安全,况且还是给全是40岁以的领导们看,要一个安全版本更切合实际情况。
  柳青只好安慰小李:“小李,等项目资金批下来,咱们再来把另一个版本买走。”实际对柳青而言,她心里也没底什么时候项目资金能批下来。她带着一颗冒险的心来到全世界投资环境最险恶的地方――国。能让她觉得有保障的是关村的10万初创资金了。她已经听说那10万元是几乎每个留学生初创企业都能拿到的。
  小李虽然不愉快,但毕竟付费的是柳青,也只好如此了。
  当柳青和柳言言把配了乐的版本拿回后期编辑机房时,董成放了一遍,说:“嗯,音乐配得还是不错的。”于是他没让手下的工作人员碰,自己亲自加夜班手调色。柳青嘱咐董成:“董成,弄完了以后,把它压缩一下,存成一个我可以在电脑看的版本。”
  柳青和国内的投资商李锦云见了一面。双方约定在西城见面。
  一进酒店大堂,柳青看见了一个头发有点半秃的四十多岁的一个人模样的人。是他了,李锦云。李锦云看见柳青,也没惊讶,大概是听他老总提前讲了一下。
  柳青客气地招呼他:“李锦云先生是吧?您好您好。”
  李锦云也很客气:“哦,你是柳青。你好,你好。”

  柳青说:“王总跟您提了我们的事情吧。”
  李锦云说:“是,王总跟我说你们在做一个数字电视的项目。叫我过来看看。”
  “是。国视主管数字电视的老总是我原来的老领导。”柳青看李锦云打开了手提式电脑,于是拿出U盘,把做好的样片的压缩版给李锦云看了一遍。
  “嗯,我知道了,你们这完全是大片儿的风格。”李锦云看完了说。
  当时,数字电视在投资界完全是一个卖得出去的概念。李锦云看样子也很买数字电视的帐。柳青点了一壶茶,这样两个人可以慢慢聊。李锦云虽然是国内的投资商,但是他也一样算是海归,他的博士可是从加州大学拿的。
  柳青算够注意的了,为了避免某些海归习惯,柳青说英的时候是纯英,说的时候用纯,但是这样,也免不了说出一些听去全是,但实际是英翻译过来的句子。在柳青的脑子里,她还是用英在思考的。
  李锦云博士听了柳青的整个计划,点点头,忽然抬头问了柳青一句:“你有钱吗?”这句话来得如此突然,搞得柳青有点迷糊,心想用得着我有钱吗,这不是融资吗,应该是我问李锦云博士你有钱吗才对头呀。

  “我没有钱,我一分钱都没有。”柳青回答得倒也干脆。
  李锦云听了这话,大概被震晕了,只好说:“哎,你怎么这么二呀。”
  柳青知道“二”是个不好的意思,但具体怎么讲只好问问博士了:“二是什么意思?”
  李锦云一副不解释也罢的神色。
  柳青也没再多做解释,她等着看这个充分具备了国内投资商风格的李博士下是什么。
  李锦云拿出一份儿协议书,简要地介绍了这份协议的内容,然后说:“你得预付我五万元的出商业计划书的费用,然后是融资成功你得付我5%的融资费用。”
  一不名的柳青听了,只好说:“这个协议我签不了。给我们出合同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免费的,到我们融资成功再收取他们为我们服务的费用。那个律师事务所您也是知道的,在国内可是数一数二的。”
  李锦云心想怎么碰了这么个主儿,得了,预付款不要也不要了吧。这个女子胆儿太大了。“那好吧,但是融资成功的话你得付我5%的融资费用。”
  柳青听了,不爽:“5%多了点儿,2%吧。”

  李锦云今天是长见识了,号称一分钱没有,还要把融资费用砍到最低,得,我找老总汇报去。
  最后,李锦云说:“其实你这个节目找一个冠名商没问题了,象国电这样的,给你一个冠名。另外,你最好找一个有名的公司靠着,用他的公司的名儿把播出时间申请下来,你也给他们一些费用可以了。”
  其实,事后柳青想起来,李锦云说的是对的。但柳青一心要在节目版权有所作为,对李锦云的话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第二天,李锦云来电话,说2%太少了,只能是3%才能给做。柳青这一听是跟他们老总汇报了,好吧,3%3%吧。得加紧催催李锦云,毕竟项目经费得从他这儿出。但是李锦云提出一个条件,那是怎么着,国视也得出一个准备购买此节目的协议。
  在柳青忙着找投资商的时候,李小明他们马要到答辩的日子了。李小明也是又跑过来一趟,仍然是住在蒋理的父母家里。
  “快点走吧,小明,宁可早去了到那儿等着,也晚到了慌里慌张的强。”蒋理催着李小明,反正他几乎从来不迟到。
  李小明其实时差还没倒好呢,这次来只请了三天的假,基本是答辩完了走。他可是在美国有一份全职工作呢。
  “好,赶紧出发。”李小明应和蒋理说。

  在车,蒋理跟李小明又温习了一遍评审委员会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果然到早了,蒋理和李小明跟同在外面等候的企业也没什么话可聊,大家都是竞争者,所以索性没什么人互相寒喧。答辩的楼是一所研究所的楼,看起来半新不旧的。科研院所的新楼一般都在近郊。在市心的楼一般都会是半新不旧的。
  答辩的会议室里出来一个人,喊了李小明和蒋理的公司的名字,两个人整理整理衣服进去了。会议室内是专家们都坐在三面围合的桌子的后面,共有六七个人的样子。在他们的正前方是放映PPT的大屏幕。
  蒋理和李小明坐定了,蒋理首先发言介绍公司概况,介绍公司概况期间,没有人打断他,于是蒋理直接介绍李小明,然后由李小明发言介绍项目概况。在李小明介绍完项目概况之后,一个教授模样的人向李小明提了几个问题,李小明应对得很是得体。教授含笑点头。蒋理心想,这是好兆头。
  负责审核公司财务的人也向蒋理提了几个问题,但因为公司是初创,又评了高新技术企业,负责审核公司财务的人也没什么可问的了。
  蒋理和李小明是午的最后一家答辩的企业,他们答辩完,教授们也起身出了会议室。在电梯,蒋理可以清楚看到向李小明发问的教授有多欣赏他。太有门儿了。这种欣赏是一个教授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的欣赏。蒋理心里暗喜,幸亏把李小明叫过来,他的东西扎实那是没话说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