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探:蒙冤的商业巨子死亡后附身他人,成为警察后寻求伸冤之路!》
第38节

作者: 煮糖抽丝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12 21:12:39
  被林惠拜托的那户人家,是住在801的石振琴。
  石振琴是家庭主妇,所以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家里,石振琴算是大楼里跟跟林惠关系要好的,起因是石振琴曾经到过林惠的皮包店铺买包,无意中发现老板竟然是跟自己住同一栋楼的邻居,于是石振琴以相当优惠的价格,买下了自己心仪的包包。
  后来,石振琴成为了林惠店铺里的常客,两人的关系于是也渐渐熟络起来。
  石振琴听说了林惠家的墙体出现骨骸的事后,也大吃一惊。
  根据石振琴提供的情况,在装修队施工期间,她确实有帮林惠去过查看装修情况,但因为她本身对装修就不熟悉,看不出来施工的好坏,只有林惠没空回来的时候,才去702看看装修队伍有没有怠工,对于工作的验收,也就是做做样子,根本不会想到居然有人利用装修工作当做藏尸的最佳场所。

  通过对石振琴的背景以及社会关系调查,似乎,石振琴也没有作案动机。
  于是,嫌疑人范围扩大,针对或许是施工队伍某个成员得知702装修情况的关系人,或者是长声楼知道这一情况的其他住户当中的一人,利用这一点进行藏尸的可能性,调查的对象变成了整栋大楼的住户以及施工队伍成员的所有关系人,进而扩大到周边小区可能知道702装修情况的居民。
  搜索范围扩大,意味着加大了案件调查的艰难与时间扩度。
  耗时两年多,直到最近,吴凯才告诉成秀莉,骨骸的身份或许有线索了,负责排查的警员找到了当时住在长声楼二楼的一户人家,告知了长声楼出现无名骨骸的事情,当询问在长声楼居住期间的情况,有没有听闻过谁无端不见或失踪的时候,这户203的老人提供的情报,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日期:2018-08-12 21:13:51
  老人在2010年前后退休,之后就一直在家享受生活。
  早起晨跑,顺带遛鸟,而后去茶楼叹早茶,回来与老伴一起上街买菜,做饭,午休,而后跟三两知己在公园下棋,直至暮归,夜晚则享受下班放学回来的儿子孙子一家人齐聚的融洽和乐。

  他住的203房门口侧对着双向的楼梯,所以进出的时候很容易撞见上楼的人。根据老人的回忆,在楼上702装修的那段时间—他就是跟林惠投诉过的住户之一,因为午休时间,经常被楼上的发动机声音吵醒,睡不安宁,老人经常见到过一个外来的男人经常在楼上出入。
  看年纪大约40来岁的样子,很矮,大约一米五五到一米六的样子,不是楼上的住户,因为老人遛鸟的时候,曾经跟他聊过几句话,只知道男人姓刘,单字一个祐,是来拜访朋友的。
  但如果是拜访朋友的话,以他那样每隔两天就来的频率,似乎也有点奇怪,让人猜测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让他这么急着找他朋友的。
  而刘祐,老人叫他刘先生,刘先生在那段时间频繁出入长声楼,但后来就没见他露过面了。
  在被警方询问的时候,老人回想往事,才猛然惊觉似乎是在702装修后期,才开始没碰见过刘先生的,不知道是不是刘先生就是那具骨骸的身份。
  老人对刘祐的描述符合骨骸的情况,在根据老人的回忆,勉强得出刘祐的画像后,吴凯才通知让成秀莉继续跟踪这条线索,查明这个刘祐究竟是什么人,以及到底是不是尸骸的主人。

  日期:2018-08-21 21:39:19
  一家芋香源开在了这条商业街的中间。
  不过十来平方米的店铺,长椅搭配着长桌,大概能同时容纳二十个客人的空间,此刻也坐得满满的。
  有在看着甜品单在做选择的,有已经在享受着送上来的甜品的,还有吃完了甜点,考虑是离开,还是继续多叫几个小吃的。
  而在前台,挂满了优惠宣传小旗子,柜台上显示着从1号到10号甜品的图片,颜色鲜艳饱和,一看就令人食指大动。
  郑白萍此刻就在店面帮忙。
  她在这家芋香源已经干了五年多了,可以说,是这家店的老员工了。
  她靠着勤恳耐劳,获得了店主的倚重,从一开始收拾盘子,到今天,跟店主一起采购,烹调,贩卖。
  也正因为如此,五年下来,关于店铺的经营,比如说货源,以及甜品的种类,做法,还有针对顾客层面,郑白萍都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她打从心底里感激店主对她的提携与重点培养,但她没敢告诉店主的是,她已经有了辞职,自己开店的打算。
  不过一开始,郑白萍也从来不曾有过这个念头,来这家店铺工作的时候,她只是想要有一份工作维持家里的生计。

  那个时候她瘦骨嶙峋的,浑身也散发着疲惫困顿的气息,一看就是陷入了困境的女人—她的丈夫,席卷了家里大部分的存款,离家出走了。
  她的丈夫,名字叫刘祐。
  日期:2018-08-21 21:39:58
  郑白萍是通过父母的朋友介绍,才认识刘祐的。两人因为都到了结婚的年龄,相亲后没多久就在双方父母的同意下举行了婚礼,有了儿子刘义鹿。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两人在经济上日渐捉襟见肘,虽然郑白萍与刘祐都是家中的独子,但他们家里并不富裕,刘祐家在花城郊外,父母是仅存的从事种植业的农民,而郑白萍家境虽然比刘祐好一点,但也无法无节制地给予金钱帮助—年事已高的父母身体不好,一直进出医院,在不麻烦女婿一家子之余,不倚靠他们就是最大的帮助了。
  刘祐与郑白萍跟自己父母同住郊区一套三房两厅的自建房。
  在房价高速提升,许多人期望靠房产致富的时候,刘祐做了跟其他人一样的选择—他动用父母用于种植的田地,拿出全部积蓄,东拼四凑,勉强集齐了资金自建了一套四层的民居,而后把自建房里一层四居的房子全部租给了从全国各处来花城的打工仔打工妹,靠收取房租,终于暂时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危机。
  但这套自建房却是刘祐没有通过申请,私自建立的违章建筑,亦没有告知村委会的同时,也没有获得某些人的通融,没办法从刘祐的楼房获得好处的某些人,这些所有的某些人眼红之余,自然是把刘祐私自建房的事情捅到了相关部门,于是,勒令限期拆除的一纸通知下来了。

  看着那纸通知,刘祐愁的眉头都白了,这个时候才想起来要去村委会走动,并许诺分出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但已经迟了。
  日期:2018-08-21 21:40:20
  房子被推倒的那一天,刘祐的父母哭晕在了田边。
  刘祐并没有像父母那般感到过于悲哀。

  房子从建立到推倒,仅仅不到两年,出租获得的收益,抵消了他借来的款项之外,还有富余。
  难怪现在这个世道,所有人都疯了一般在房子上面赌命折腾。
  如果一开始,没有使用种植用地,而是在自己家房子的地基上,建高几层,而后出租就好了。
  刘祐用自己学到的经验教训,通过村委会,递交了再次建房的申请。
  红包先行,分红在后,好酒好饭伺候,申请很快下来了。
  刘祐从银行贷款,在自家房子上面加盖了三层,而后把三层以上的房子全租了出去,再次解决了家里严峻的经济问题。
  经过两次折腾,刘祐知道了不少套路,自信心也更足了。在不愁生计的情况下,他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但刘祐的好运,似乎用尽了,那之后进行的每次投资,不是折戬而归,就是赔了个精光。
  最后一次,就是刘祐拿走了家里的几乎全部存款,而后下落不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