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队在山沟里的韵事》
第17节

作者: 周溪村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4-24 09:59:43
  经过近半个月的辛苦折腾,分队搬迁工作总算顺利完成.整个分队就驻扎在绿泥坡公社办公楼附近的一个濒湖湾子里面.所谓公社办公楼只是一栋二层的简陋红砖楼,楼上楼下共有十多个房间.外墙都没有用石灰粉刷.地板则略为用水泥抹平.楼上设有公社有线广播站.门前有一个很大的打谷場.
  此处地势平坦,外边一侧有条公路直通省城和石窑市,石窑市有本大队家属基地,家属有随队商品粮户口者都住在那里.住地湾子的另一侧就是一个大湖,是古代云梦泽残留下来的.
  当地百姓与山区百姓相比,生活条件略为好一些,最明显的是住房很多,每户都是单独一栋栋的,住得颇为舒适.原来,此地农民有一套便捷的建筑技术,只要事先准备好材料,三天就可建成一座四室二厅的独家民房.

  方法是在冬季休耕时,用一个大滚石,由牛拉着在田地里辗压,把表层土埌压结实,然后用柴刀把硬土切挖出耒,成约20-30厘米见方的砖块,摆在干燥場地上晒干,就成了建房用的泥砖.再准备好行樑木条和盖瓦,木门窗.先修平屋基,盖房那天请全生产队男人帮忙,一天内就把泥砖堆砌成一栋房子.难处是要花很多钱和时间去儲备木料和瓦,贫者用芦蓆代替也可以.
  吴会计的财务办公室在打谷場旁边,他就睡在办公室里面.与房东同住在一栋四室二厅的平房内.房东父子住房子另二间,还有一间作厨房.农具则放后厅.前厅较大,冬天老吴常跟房东一家围着大火盆在厅里烤火.
  地质技术人员住得较远,上食堂吃飯要从财务办公室房子靣前经过.此时搞化探有特長的姬欧平已调到这绿泥坡九分隊来了.他与吴会计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不单聊天下棋在一起,连每周劳动二天,参加机台移孔位的搬迁劳动时也凑在一起.二人合抬一个钻杆立根,都是老姬扛带锁接头的大头,老吴扛带钻杆接篐的小头,这是大头较重,老姬体质比身材细痩的老吴稍壮一点的缘故.
  (未完待续)
  日期:2019-04-25 07:41:26
  搬到绿泥坡后,工程施工分队有了地质勘查大队第九分队的新番号,备齐了各专业人员,如专职修理工,随队医生,钻探技术员,安全技术员等,分队办公室也配了一名文书.
  地质组除添了姬欧平外,还坛加了四个地质学校刚毕业的女技术员,另加一个男地质采样工.食堂坛加二个年轻女炊事员.过了不久,原在大队部附近老铜山矿区施工的"三八"钻也调过来了.还专门盖了一排芦蓆蓬房子给她们居住.分队一下子坛加了二十多位年青姑娘,气氛可热闹啦.

  原来,在"九一三"事件后,对城市青年学生已停止`上山下乡`,改为直接分配工作.当时确定的国民经济年坛長率指标为6%.哪能吸收全国数以千万计的城镇青年呢?还有原籍城镇的复员退伍军人,老三届上山下乡的学生也陆续回城,这些人都要安排工作岗位.为解决就业问题,上头就出台了"广就业,低工资"的政策.粥少僧多,实际上是二个人的飯三个人分着吃.十个人的岗位配了十五个人.
  地质系统也一样,把职工子女,特别是随队家属子女全部吸收工作.先让他们在基层劳动一下,然后选择其中文化素质较高者(以女生为多)送入地质学校学习,不用入学考试,还美其名曰`工农兵学员`.三年学习毕业即回原单位从事地质技术工作,所以地质组会坛加这么多女技术人员.
  而其它未能入学进修的女孩大多了,車间,化验室,食堂等较轻劳动岗位容量有限,就组织二台"三八"钻,叫她们当女钻工.干与大庆铁人王进喜类似的活,实行四班制,每台可安排16个女孩.打钻是个劳动强度十分繁重的活,光女孩是干不了的,故每个班要配3个男工.本来一班4个工人可干的工作,现得配7个人来干.这回绿泥坡地区上钻,设计布置的孔位多,大队就把其中一台"三八"钻调过来了.
  (未完待续)
  日期:2019-04-26 08:53:01
  几台钻机的施工孔位,就按地质普查设计,布置在绿泥坡公社辖区范围内周边的小山坡上,地势不大陡,沿着公路走几十分钟,再走一段田间小路就到了.
  大队计财科要求各分队每隔五天就要上报一次钻探生产统计数字,所以,兼任统计员的吴会计经常要上山收集钻探生产班记录表.托送飯工代带回来不甚可靠,他们常会回答说忘了.只有统计人员自己到现場拿才保险.经常到钻机现場也可及时直接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写报表之文字说明就要具体生动得多.
  当天睛风和日丽的时后,在田野小路漫步是十分愜意的事.一路可欣赏乡村景色,比坐在帳房里面整天打算盘记帳轻松自在多了.如是碰到风吹雨打的恶劣天氣,要穿着不透水令人全身发闷的雨衣和長筒防水胶鞋,脚下踩着泥泞土路,步履则十分艰难.
  每台钻机配一名专职地质编录人员,对打钻从地层深处採集的岩芯进行编录描述,资料带回室内整理,来回二三个小时即完事.矿区地质人员只是生活居住条件差一点,其实工作并不辛苦.在深山老林搞普查踏看的倒是十分艰苦的工作.常要爬山越嶺,披荆斩棘,风餐露宿.这也是地质系统工作人员工资中要加发野外津贴的原因.
  吴会计上山到机台时常会与地质人员同行.与他们边走边聊,感到这些人思想境界差别颇大,有的是除了摸石头外百事不理不管的山巴佬,有的却是身居草莽山泽,心怀家国天下的广知博闻者,老姬和另一个地质佬老吕就是后一种人.
  (未完待续)
  日期:2019-04-27 07:53:10
  帖子标题既然用了"韵事"字样,就不能干巴巴的讲生产建设工作,少不得要谈些地质队这个颇具特色群体内的桃色艳事绯闻.
  那时代,电视,网络,手机尚未出现.媒体就只是有限几种报纸和广播,引导全国民众看的听的都是讲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特别是文丨革丨以来,成天号召大家去关心国家大事,走政治独木桥.
  安排给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就是[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几出样板戏.老是这几个看多了则无味.人对与生俱来的本性宣泄就会暗中蔓延.谁也阻挡不住,禁也禁不了,而且为官为民者都一样.

  前文已提到的寒江队吕付书记;傲东队隋付主任;曹时德指导员;炊事员小罗等人只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类似的事还多得很,有些还颇为离奇.
  冬天气候寒冷,不宜出野外普查找矿,也不便上山施工打钻.照例,地质勘查队要收工停止生产,集中搞"冬训".内容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主,兼及本单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是由党政领导先作几次主题动员报告,宣传干部作些学习辅导,然后群众仍按原行政编制组织学习讨论.挑个较有文化的人作记录,吴会计就曾几次担仼记录.讨论发言内容隔几天就要向丨党丨委汇报.大队领导就可全靣掌握全大队政治思想和生产管理情况.
  大家围着火炉进行学习讨论,头二三天还正正经经像个学习讨论的样子,不出三天都走了题,大谈人们最感兴趣的桃色绯闻.常言道"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那些好事的`话匣子`们就有了难得的表现机会.性格内向的吴会计知道的"情感故事"就是从中听来的.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