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蟒原:普通农家几十年间情感纠葛,尽现关中浓郁风土人情》
第29节

作者: 关中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呜——”辣角也哭着说,“妈,你就不要操心我了,你跟我大身子要紧。呜——”
  新生说:“当下家里恐怕要考虑两个实际问题,一是辣角咋办,是走出去还是招赘个人进来?二是貌儿也十八九岁了,到了该娶媳妇的年龄。尽快娶个媳妇,叔和婶抱上孙子,家里也就有了生气。”
  接下来吴二老汉叫来了原底村的刘媒婆,把辣角和貌儿的婚姻大事都交给她,委托她给寻找合适的对象。
  刘媒婆不费吹灰之力促成了辣角和貌儿的“叔嫂合卺”,这让她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威信急剧升高。其实大家并不知道,礼儿走后不久,黄新生就占有了辣角。可黄新生还有其他几个女人如花花、芫荽等需要应付,辣角就近水楼台先得月,开化了同一个锅里搅勺把的渐已成人的小叔子吴貌儿,早就和他并做了一处。
  因伤致残的定子是坐在轮椅上回家的。作为对战斗英雄的奖励和照顾,西安二八一兵工厂录取定子的弟弟何奎子当了该厂的正式工人。
  日期:2019-05-20 21:57:50
  一年多来,黄新生作为章家奇的入党介绍人,几次找家奇谈话,每次都因为谈不到一块儿不欢而散。
  这天,家奇刚给蚕儿换了桑叶,新生又来了。打过招呼,家奇连忙让座,倒茶,然后取来一个竹编的烟盘,里面盛有揉碎的烟叶和裁好的纸条。家奇麻利地卷好一支喇叭筒形烟卷递给新生,新生不要,家奇就自己划着火柴点着抽起来。新生拉出别在自己腰带上的旱烟袋,再把烟袋锅塞进烟荷包里,装满了烟叶,用手指按了按,点着了也“吧嗒吧嗒”抽起来。
  家奇抿了一口茶,问道:“黄社长大驾光临,想必有事?”
  新生没答家奇问话,却反问家奇:“你好像又扩大了养蚕规模?”
  “对,桑树越长越大,桑叶越来越多,不扩大规模,要浪费桑叶资源嘛!”

  “可你这样越弄越多,一个人咋顾得过来。”
  “没事,二十盘蚕儿是养,四十盘蚕儿也是养,耽搁不了事。”
  “唉,我说兄弟,你这样下去很危险,你自己把自己入党的路算是堵死了。”
  家奇听不明白:“养蚕和入党有啥关系?这样下去咋就有了危险?”
  新生半天没吭气,把烟袋锅里的烟灰在桌腿上磕了磕,又伸进烟荷包,抠饱又装满一锅烟,手指按了按,点燃,吸了几口,慢腾腾说道:“前次和曹书记谈到你的入党问题,曹书记很着急,也很替你担心。曹书记说你这是一门心思在搞小农经济,这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哩!***咋能吸收你这样的党员?”

  家奇一听,吓了一跳:“曹书记咋能这样说,这咋就叫走资本主义道路?”
  “你看你,你为咱合作社的事到底操了多少心?合作社给了你除了我之外的最高工分,比妇女社长辣角的都高。可你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你家的副业上。”
  “不管我给合作社操了多少心,社里不管啥事都没耽误啊!再说,我养蚕,带动了乡亲们都来养,都来挣钱过好日子,有啥不好?”
  “问题就出在这,你不光自己搞小农经济,还影响带动了一大批人,让这些人也一天到晚都想着自己的小家庭、自己的家庭副业,而对集体的事、对合作社的事漠不关心,能说这不影响我们党带领广大的农民兄弟走社会主义道路,走农业合作化道路?”
  家奇心里很委屈,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曹书记竟然这样看我!我搞了副业就是落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口口声声说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吗?可大家丢掉了家庭副业,哪来的好日子可过?这几年自己家里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副业收入啊!要想入党,就必须放弃这一切吗?……一连串的问题,家奇解不开。
  这些问题家奇不是今天才思考的,很早新生就和家奇谈到了这些,家奇始终弄不明白,自己搞搞家庭副业,咋就有了个落后的名声?可目前摆在家奇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是要在家庭副业和入党两件事上有个取舍,做出抉择。
  困惑的家奇权衡再三,最后向新生表态:“请黄社长转告曹书记,我感觉自己没做错事,副业不影响我在合作社的工作,要是因为这个入不了党,那我放弃入党的申请。”
  两人又一次没有达成共识,不欢而散。可在黄新生的心底,却对家奇放弃入党的表态喜出望外。

  日期:2019-05-20 21:58:18
  家奇和青青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了,又是个儿子。小家伙一出世就活泼可爱,小眼睛圆圆的,还有一对双眼皮。小小的体形,圆圆的脸蛋,不高的鼻梁,毛茸茸的头发,很像家里的大花猫。章三老汉非常高兴,对章家的人丁兴旺感到骄傲。
  一天,章三老汉抱着三孙子对家奇说:“我看咱木犊特别像个猫娃,干脆把娃的小名叫个‘猫娃’得了。”家奇说:“大,你不知道,咱原底村已经有了三个木犊叫猫娃,还有一个猫娃叫到了十几岁,现在还没有官名。咱娃也叫了猫娃,这一个村里一窝猫娃,让人咋分得清呢?”
  章三老汉一听也乐了,就问:“那你给娃想好了名字没有?”家奇说:“想好了,叫‘泥儿’,大你看咋向?”

  “为啥叫‘泥儿’?”
  “咱这关中人不是讲究娃的名字叫得越烂越贱,娃就越好养么?”近来曹书记、黄社长反对自己搞家庭副业,家奇心情不是很好;加之这次青青怀上后,大家都希望是个女子,结果还是个儿子。所以父亲问起木犊的名字,家奇就顺口喊出了“泥儿”。
  “好,就叫‘泥儿’。下来有了孙女,再相端①个金贵点的名字。”
  有了三个孙子,章三老汉正如他以前所说,没嫌一点麻烦。由于青青要下地劳动,还要做饭洗衣干家务,三个孙子全靠老两口管着。泥儿小,主要是章董氏抱着。章三老汉常常是脖子上架着木儿,手上牵着金儿。有时自乐班出去给人顾事,章三老汉也会带上金儿同去,以减轻老伴同时照看三个孙子的负担。

  秋雨过后,地里的墒情很好,家奇只要有空,就和弟弟福儿在地头打胡基②,准备冬闲盖新房,而胡基是砌墙的主要材料。
  打胡基是个技术活,也是一个力气活,这需要两个人的紧密配合,才能打得又快又好。首先,需要把地里水分含量合适的泥土用铁锨翻起来,打散,全拢到一堆。旁边有一块厚度大约半尺、长宽大约二尺的表面非常平整的石板——这是平时用来捶布的捶布石。打胡基时,一人负责把模具放在石板上,扣好,撒上细细的草木灰,将湿土装满;这时另一人站上石板,先用脚踩平泥土,再用专门打胡基的平底硾子打实打紧泥土,然后拆开模具,小心扶起胡基,端到一边叠摞起来。当一人扶起胡基端走后,另一人又迅速放好模具,撒灰填土,等待摞好胡基的人再来硾打。

  这些打好的胡基晒干后,就成了农家盖房子砌墙的主要建筑材料。两兄弟配合默契,互相变换着角色。辛苦了一个多月,才打够了冬闲盖房需要的全部胡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