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蟒原:普通农家几十年间情感纠葛,尽现关中浓郁风土人情》
第43节

作者: 关中马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24 06:45:24
  三叔接着说道:“家奇,你也不要伤心!咱党和政府走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头一次,是在摸索着前行的,犯错误在所难免。我受点冤屈不要紧,只要党和政府能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纠正,继续带领广大劳动人民过上好日子,就是好事,我受的冤屈就值得。”
  三婶又对家奇说:“你三叔胸怀宽着哩,也一直乐观着哩!你就嫑替你三叔难过了!”
  家奇说:“那三婶和三叔都丢了工作,总不能在农村待一辈子!”

  三叔说:“咋就不能待一辈子,待在农村有啥不好?你不是也要在农村待一辈子么?”
  家奇说:“那不一样么!你和三婶干了半辈子革命。”
  三叔说:“干了半辈子革命,就应该在城里享福?”
  三婶说:“其实你三叔在城里也没得享福,一天到晚忙得跟吹龟兹的①一样。”
  三叔接着说:“我之所以比较乐观,想得也开,是有一个信念,我觉得我不会错!这次我被搞成大右派,我自己心里知道。开始提倡大鸣大放,大家一窝蜂地给党和政府提意见,这时也的确有少数人对***的执政能力有了怀疑。譬如你三婶学校的民主党派李明吉教授,就主张中国应该和美国一样,搞多党制,搞议会选举。而我在对党和政府提意见的同时,也一直在和他辩论。按说李教授这也是政见不同,***听听不同声音有啥不好?可最后就被定为‘极右分子’。滑稽的是,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坚持***领导,和李教授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可我也被定为‘极右分子’。”

  三婶说:“人家定右派是有指标的,哪一个单位分了几个右派指标,就一定要完成,不管你够不够格,完成划出右派的任务要紧。”
  “所以说,党在反右上是不对的,”三叔说,“起码揪出的右派太多,据说全国已经有了几十万,目前还在不断地往出揪,能说这是正确的现象吗?还有,近期刮起的‘浮夸风’,这里亩产三千斤,那里亩产五千斤、一万斤,这不是明显的吹牛又是啥?当牛皮吹破了,也就知道自己犯错了,也就会脚踏实地地重新开始了。”
  三叔、三婶的乐观豁达,影响了家奇的情绪,家奇不再心事重重。尤其三叔一席话,令家奇耳目一新,恍然大悟,家奇对自己的今后有了打算。

  日期:2019-05-24 06:46:48
  家奇说:“三叔,我明白了,困扰我许久的思想疙瘩解开了,我知道了今后该咋做!”
  三叔说:“对呀!你今天来带了两瓶蜂蜜,我就知道你没有丢掉家庭副业,这就好!在不影响给队里上工的情况下,你搞搞家庭副业,这不会错!我想你是凭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自己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又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岂能有错?!不久的将来,党和政府会认识到这一点的,会把家庭副业作为农民走向富裕的途径而大力提倡的。”
  这时,二叔王文洲从外面进来,家奇打过招呼,王文洲对弟弟文宇开玩笑说道:“我弟弟这大干部觉悟就是高,自从回来就一刻也不失闲,到了家就急着去镇上县上报到,找社里队里要活干,现在又忙着剥苞谷,我操心你两口子喔手细皮嫩肉的,恐怕撑不住火。”

  三叔说:“二哥,你就不要瓤治你弟了,你弟的官丢得都没影了。”
  三婶说:“劳动改造就要像个改造的样子嘛!再说我已经掌握了剥苞谷的方法。你看,用上这苞谷芯,剥这插子插过的苞谷棒,一排排往下剥,何况带着劳动布手套,一点也不伤手。”
  大叔就问二叔干啥去了,咋回来得这么晚?二叔也坐下来,剥着苞谷棒说:“唉,嫑提了,简直是笑话!我去镇政府开会,县上教育局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要求每个单位必须完成揪出百分之五右派的任务,给咱镇上一百二十多名教师分配了六个右派指标,领导非要给咱村小学也摊上一个。我据理力争,咱村现在就这五个老师,个个表现都好,再说按人头摊也摊不上一个嘛!我让谁去当右派?后来领导就分给了六个大的学校,让他们分别揪出六个平时迟到早退、爱飘凉腔、觉悟不高、表现不好的教师,只要应付了‘差事’,完成了任务就行。其中教师人数排第六的是两个学校,镇领导就让两个校长抓阄决定。”

  看见二叔回来,善林媳妇端来了饭菜让大家吃晚饭。大家都洗过手,坐在方桌旁,看见桌上放着一盘炒鸡蛋,一盘酸白菜,还有两个小盘子盛着“南茂号”的油焖香椿和辣子酱,馍篮里放着刚烙出的热锅盔,每人还有一碗酸汤面。
  日期:2019-05-24 11:09:39
  三叔说:“我记得咱农村把吃晚饭叫喝汤,一般都比较简单,今儿个咋还搞了四盘菜。”
  大叔说:“你咋算的四盘菜?就算这酱菜碟碟是盘菜,可这辣子碟碟咋能算菜呢?”
  三叔说:“你看你看,大哥在咱农村待着,咋就不知道呢?咱陕西农村八大怪,其中一怪就是‘辣子一道菜’么。”
  家奇说:“不说我大叔,就是侄子我也孤陋寡闻不知道。三叔,你再说说其余七怪都是啥?”
  三叔说:“好,其余七怪是:面条像裤带;帕帕头上戴;锅盔像锅盖;姑娘不对外;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唱起秦腔吼起来。”大家都夸三叔记性好。
  三婶说:“你看你三叔,就是爱咱这黄土地,一提起陕西的民风民俗来,都是一套一套的。”
  三叔说:“陕西好么,尤其咱关中平原,叫人不爱不行么!就说今儿个晚上随随便便这几样小吃,锅盔夹辣子,酸汤手擀面,还有这焖香椿、窝酸菜,哪一样不是叫人见了就垂涎三尺、胃口大开?”

  二叔说:“你说好吃就多吃些,我就看我弟今儿个能咥多少!”
  三叔说:“起码咥上两片子锅盔夹辣子,再咥两碗酸汤面。”大家一听都开心地笑起来。
  日期:2019-05-24 11:10:55
  这年冬天,上级号召开展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积肥运动,可以说是农业“大跃进”的前奏曲。原底村合作社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修渠打井,平整原坡地。
  第一生产队九里店没有一点原坡地,可有一处低洼地形成的涝池,家奇原先在这里养过鸭子和鹅。队长黄新生决定每年的冬闲在涝池周围二百余亩土地范围内挖土三尺,然后填埋一半涝池,增加土地面积。

  可队里好多老年人包括章三老汉、章四老汉都对新生建议:不能这样干,这样干得不偿失。不光劳力费神,而且熟地挖土三尺后,地面肥沃的土层失去了,土地会变成盐碱地、板结地,至少会成为贫瘠之地。还有,这涝池的一个最大功能是淋雨季节可以蓄水,村子不至于有了洪涝灾害而被淹。
  可新生哪里听得进去,说这个填埋涝池方案是合作社集体决定的,任何人不得抵制,否则就是反对“大跃进”、反对走社会主义道路。老人们不再吭声,挖土填池的大工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和填池工程同时开展的积肥运动更加荒唐。新生按照各家户口人数,规定了应该交纳的粪土车数。乍一听似乎很有科学道理,分粮就是按人头分的嘛!人多就吃得多屙得多尿得多,积肥就多,人少就吃的少屙得少尿得少,积肥就少。可实际情况是规定的数目大得离谱,一家人不管人多人少,一天啥事不干,都在茅坑里蹲着屙着,也难以完成积肥任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