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你可能会负债……更糟的是跳楼》
第33节

作者: 普通妹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赢者》的论坛,柳青还颇认识了一些有趣的人物,如在淘垃圾卖狗粮的小伙子,再如在线下都组织了一个创业组织的“农民”,这些人在论坛发言颇为踊跃。当然,这属于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同时在论坛还有许多投资界的人物,偶而会发言,经常换马甲。不过他们在论坛活跃可不单单是玩儿玩儿而已。他们大多数非常气愤。因为《赢者》不光是煽呼起来创业的个人,它还直接成为了某些风险投资商的武器。

  风险投资商原本不讲究排名,但是也有有名的跟没名儿的之分。这个赵小慧什么都不懂,结果被个别的风险投资商利用了。这个节目从根本改变了风险投资这个概念。在欧美国家,风险投资的特点是创业者本人和风险投资资金的对接完全是双方看对了眼儿。信任,仍然是风险投资的本质。
  而在《赢者》,赵小慧为了追求收视率和报名人数的最大化,她这样做了:她把她认为有名的风险投资商请到了国视的舞台,用出镜率为风险投资商做了排名,同时绑架了接近15万的报名者。为什么说是绑架了创业的报名者呢?因为这些人真正已经创业的不超过二十分之一。接下来在《赢者》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会让你明白为什么说是绑架了创业的报名者。当然是这二十分之一已经创业的也是良莠不齐的。电视的本质要求大众化,但创业的本质却是小众化的。人人都创业的话,那谁当员工呢?

  创业是起炒股更有风险的事情。这是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一次严肃的选择。不管现在是大学生创业也好,留学生创业也好,不管哪种人创业,创业的本质是冒险。他们为自己准备好了降落伞了吗?
  柳青的仇家是刘主任,她对赵小慧第一不认识、第二好歹她也算是做出个著名节目的制片人,柳青对她是怀着一份尊敬的。但这份尊敬在《赢者》前行的路却被节目不断出现的错误概念给磨得所剩无几了。
  论坛,卖狗粮的小伙子问:“赵小慧是何许人也?”
  一个闲着来逛论坛的家伙说:“国视的著名主持人。”
  另一个懂行的马甲说:“是制片人,不是主持人。”
  卖狗粮的小伙子问:“不都是她吗?是主持人啊。”
  懂行的马甲说:“她以前不是主持人,只是制片人。她要是光做制片人还好,兼了主持人整个节目都没法儿看了。”
  卖狗粮的小伙子说:“没关系,我看她主持得还可以,是有点太霸气了,什么都她说了算?”
  闲着来逛论坛的家伙说:“看来是。”
  懂行的马甲说:“她不主持,这个节目没准还能看;她一主持,完了,制播分离的实验搞砸了。”
  卖狗粮的小伙子说:“怎么搞砸了呢?这不挺好的吗?”
  懂行的马甲再也没说话,消失了。

  其实每个制片人大概都被《时空》这样的节目带得有点愿意自己去主持的意思,连柳青都产生过这样的想法,那大权在握的赵小慧真这样做了也不怪了。柳青打消自己主持的想法还是来自小李。当小李一旦发现柳青有这个想法时,立刻脸有了不同意的神色。柳青是一个愿意接受别人观点的人,这么一个不同意的神色打消了她想自己主持的想法。但这个过程使柳青理解了为什么赵小慧要自己主持。因为她认为自己智慧。千万别笑,她真的是这么认为的。

  她这么智慧怎么把这个节目做砸了呢?这是因为,主持人与制片人是不论高低贵贱,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也是制片人是一份活儿,主持人是另一份儿活儿,如果你一人担两角儿,那你是劳模。不要以为在电视摄像棚的灯光下开口讲话是不耗费精力的。老蔡有一次出去做采访,觉得这次自己也出出镜吧,结果才说了几句话,把老蔡累坏了,连说让别人来。
  一个人干两份儿活儿的结果是她没时间思考了。本来不懂,然后还没时间思考。光搞公关了。难怪整个节目传达出来的信息是如此纷繁复杂。
  制片人主持人一个人全干了,其实也不全是缺点。赵小慧最起码明白了她不是一个好主持人。当然,等她明白过来的时候,那已经是两三年之后的事情了。
  在《赢者》整个项目的运作,除了刘主任、赵小慧,还有一个堪称“才子”的高健。在《赢者》立项的时候,是刘主任把高健拉过去的。他其实也是在章自强的频道做制片人的。高健在整个项目起的作用是做好对这个节目的推广工作。而至于节目内容,那不是高健的份内之事了。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高健太了解赵小慧了。赵小慧简言之,是一个女恶霸,有她在的地方,别人说不话。高健也便自知知明地把自己的活儿和赵小慧的活儿做了一个分工。

  作为制播分离实验项目的一部分,高健虽然在节目推广可以打99分,但是这并不足以挽救节目的方向性错误,那是到底什么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到底应该怎样运作。这个节目在赵小慧的引领下发生的这个方向性错误是致命的,高健虽然不说,但他从发生了一件足以导致《赢者》停播的事件之后,本能地觉察出来了,这个节目是风险投资商的狂欢节,但却是参赛选手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刑场。

  柳青给李锦云的老总发过去了一封电子邮件,说明了自己的这个节目被赵小慧的节目顶替了。李锦云的老总是国内投资业的翘楚,他自然也是很关心这个节目的进展,在《赢者》开播以后,他每集都看了,来不及看的也让手下录了下来。因为对国内投资界来讲,他们也在探索一条适合国内投资界运作的风险投资的道路。
  节目太糟糕了,整个儿被美国的风险投资商绑架了,可以形容它为一次美国投资商向国的一次入侵。而国自己的电视台却不自知,仍然陶醉在收视率升的虚假繁荣。这样说,其实一点也不过份,因为国的风险投资的渠道非常狭窄,不是手握重金的超大号的投资商,是手里没多少钱的小投资商。间的几乎没有。从硅谷回来的风险投资商们恰好弥补了这个不足。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他们几乎全部都是美国国籍的华人。这意味着他们也仍然代表着美国的风险投资商的利益。如果他们对国的微弱的创业力量巧取豪夺的话,那么国未来的产业将会被握在美国的手里。这里有国家利益的问题。

  但那个时候,国的金融业和电视业虽然都在西城,地理距离只有500米,但是却井水不犯河水。章自强的频道自顾自地做着股市点评,李锦云的老总们自顾自地做着包括股市在内的投资。直到《赢者》这个节目搅乱了金融界,金融界才把意见直接陈国务院。但新闻媒体又不是国务院管得着的,它是宣传部管得着的。于是,宣传部成了金融界搞突破的重之重。但遗憾的是,宣传部对金融也表现出了很大的无知,直到金融危机的爆发,才让宣传部明白了媒体与金融的关系。唉,可惜这个认知过程却是花了两三年的功夫才完成的。

  日期:2018-11-21 18:4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